第(1/3)頁 吃了接近3個小時的午飯,時間來到了下午2點半,淅淅瀝瀝的大雨終于停了。 空氣中的霧霾與樹上的塵埃,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沖刷得一干二凈。 李瀟走在被水洗沖刷感覺的木制走廊上,深吸一口氣。 雨后泥土的芳香,格外清新的空氣,周圍重新響起的鳥叫和蟲鳴,都讓人格外地心曠神怡。 離開了【樓內樓】,八人向著下一處候鳥飼養(yǎng)點走去。 在濕地內候鳥的品種很多,但是主要的大型鳥類只有三種,分別是黑臉琵鶴,紅腿白臉鶴以及黑頸鶴。 這三種鳥類都是國家三級保護鳥類,在野外這些鳥類的數量已經十分稀少,不過在很多動物園內還是有數量不少。 畢竟在動物園內,很多鳥類的天敵無法傷害到他們,不用擔心天敵,也不用考慮食物的來源。 他們的繁育速度當然就有了顯著提高,種群的擴大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這處投喂點沒有圍欄,周圍全是蘆葦叢,更遠處,就是小溪和湖泊。 這處投喂點聚集了一大批黑頸鶴,因為這處投喂點售賣的鳥食是小湖魚,正是這些黑頸鶴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 雖然,園區(qū)在湖泊,小溪,濕地,沼澤里面投放了大量的魚蝦以及青蛙,作為這些大型禽類的食物。 原本這些候鳥,還習慣于自己捕獵。 但是,后來他們發(fā)現能輕松地在人類手里獲得食物,于是也慢慢開始怠惰起來,不愿意通過努力去獲得食物了。 【作者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抉擇,有個心地善良的阿姨問我,想不想吃軟飯,但是,作者考慮了一會,覺得人還是吃硬飯來得實在,畢竟軟飯吃多了,牙口就不好了,以后沒有了軟飯,就吃不動硬飯了。】 走進投喂點,就聽到廣播里面?zhèn)鱽黻P于黑頸鶴的介紹。 【黑頸鶴是大型涉禽,體長100-120厘米,體重4-6千克。】 【頸、腳甚長,通體羽毛灰白色,頭部、前頸及飛羽黑色,眼線和頭頂前方裸露的皮膚呈暗紅色,尾羽褐黑色。】 【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頭的其余部分和頸的上部約2/3為黑色,故稱黑頸鶴】 【黑頸鶴雜食性,以植物的葉、根莖、荊三棱、塊莖、水藻、玉米、砂粒為食,也吃昆蟲、魚、蛙以及農田中殘留的作物種子等】 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文麗很快就給4組情侶,每人帶來了一小桶的小湖魚。 一小桶湖魚,大約有十幾條,魚不大只有大拇指寬,比中指略長一點。 桶里面還有一個不銹鋼的鐵夾子,可以用來夾魚。 這樣就可以不用弄臟游客尊貴的手,可以說十分貼心了。 李瀟幫姜映雪拿著鐵桶,走到了一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