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鐘離的帶領(lǐng)下,幾人離開亂石嶙峋的灘涂,返回寬闊的商路。 一柱香的時間后,大片的暗金色映入眼簾,溪水在根盤錯結(jié)的樹林間蜿蜒,古樸木橋盡頭矗立著外表看似平和樸素,實則臥虎藏龍的望舒客棧。 古時的荻花洲常有洪災(zāi)侵襲,人們?yōu)榱硕惚芎闉?zāi),便在龐大的石頭上建立家園,同時向巖王帝君祈禱,希望能以石鎮(zhèn)水、躲避災(zāi)害。 然而作為蒙德和璃月德交界處,石門對面吹來的蒲公英時常會落在荻花洲的水澤中。 按照蒲公英所落之處即是風(fēng)土的理論,無數(shù)會有從蒙德而來的吟游詩人在望舒客棧中停歇,演奏不屬于璃月的異鄉(xiāng)歌謠換取酒錢。 考慮到食宿和物資儲備的需求,望舒客棧在建設(shè)之初就將扶梯懸空,盡量擴大了生活區(qū)的規(guī)模,廚房被安排在客棧下層。 由前臺進入客棧的旅客可以望見正下方熱火朝天的廚房,從前臺直接前往二樓則可將整片荻花洲美景盡收眼底。 客棧下方的平臺是供挑夫和旅行商人們歇腳的地方,平臺上擺著簡單的桌椅和茶水,供客人享用,規(guī)模龐大的水車升降梯是方便客人和貨物上下樓的特殊建筑。 即便是凡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巖王帝君,也在塵世閑游時多次造訪此處。 夜晚的望舒客棧更是熱鬧非凡,圍繞著巨石修建的九曲懸梯下,停留著喝酒劃拳的挑夫、欣賞夜景的璃月詩人、往來洽談生意的商賈,短暫駐留的冒險家…… 上菜和斟酒的跑堂忙得熱火朝天,木制平臺上擺放著簡單但不失雅致的綠植,泛著橙紅色火光的燈籠高高掛起,照亮客棧周圍的搭著木棚遮擋的酒壇。 鐘離剛踏上平臺的木梯,就有系著圍裙的店員小姐熱情迎接。 “四位貴客,是吃飯還是投宿?” “先吃飯,然后在客棧歇息一晚。” 面對著笑容可掬的店員小姐,鐘離駕輕就熟的點頭,領(lǐng)著三人到景色最好的桌前坐下。 “四碗蓮子禽蛋羹、一盤爆炒肉片、一例仙跳墻……杏仁豆腐、扣三絲、翡玉什錦袋各上一份。” 沒等客棧的女侍遞上菜單,鐘離就點了好幾道行家才知道的特色菜。 雖然給自己安了個凡人的身份,但該講究的地方還是要講究。 鐘離平日常去的地方是琉璃亭,而屹立于水澤之上的望舒客棧卻是以河鮮和海味見長。 選擇的范圍少了些,但畢竟廚師的功底擺在那里,其他菜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只能稍稍委屈一下了。 法瑪斯見其他桌席上都是清一色的魚蝦蟹貝,唯獨鐘離連點了幾道山珍,腦中漸漸浮現(xiàn)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