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河東大旱,渾天書院有學生獻“治災十策”。 都知道是渾天書院的學生,卻沒人知道是哪一個。 連拿著這十策的林虛己也聲稱不知。 “我知道!” 自信十足的一聲頓時引起了唐小白的注意。 “是裴九!”魏隨得意地說。 裴九就是裴宣。 裴宣在書院入學考中名列第一,顧回也屈居其下,是渾天書院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甚至還不僅僅如此。 這么說吧,凡京城里十五到二十五歲之間的少年郎,從家世、前程、才學、姿色各方面打分,裴宣的單項分數都能擠進前五,總分可以排前三。 這是公認的,不是唐小白打的分。 要是換她打分,總分第一不可能是李樞。 裴宣這個級別,家里隨隨便便就能給他安排一個不差的官職了,連科舉都沒必要考,更別說來渾天書院這樣的“野雞”學校讀書。 但裴宣就是來了。 來了,必然就是整個書院仰望的存在。 所以,魏隨一說出裴宣,周圍人無不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 能上書獻策,還受到君臣交口稱贊,這么厲害的事,肯定是書院里最厲害的人干的。 除了裴宣,還能是誰? “呵!”唐小白冷冷一笑,問魏隨,“裴九告訴你是他寫了?” “那倒沒有!”魏隨搖頭晃腦也不知得意什么,“他既然不準備出面,又怎么會私下亂說?但我們書院,除了裴九,還有誰有那本事?” 周圍學生紛紛贊同點頭。 唐小白心里一萬個不服,但又不能把阿宵供出來,只好說:“也可能是顧五或者朱七!” 魏隨不屑地笑。 “他們雖然年紀比裴九小,但兩人商議之下,也未必想不出治災良策!”唐小白越說越理直氣壯。 她和阿宵年紀更小呢,不也商量著把治災條目寫出來了? 但魏隨還是不屑:“他們兩個乳臭未干,能懂什么?肯定是裴九寫的!” “不是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