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另一種奇葩野味-《二人森林》
第(1/3)頁
一旦接受了青蛙這種夏天特有的野味,菜單就更豐富了。
在太陽還沒升起的清晨,或是十點多的夜晚,劃著船,船上掛一盞燈,帶上有蓋的竹籃或者網籠,在沼澤和池塘邊走上一圈,就大有斬獲。
帶回家的青蛙可以養(yǎng)在一個大竹籠里,吃的時候抓出現宰。
除了烤青蛙,還可以和干辣椒、姜、蔥加上白糖和醬油炒來吃,或者用辣椒花椒和幾只放在水缸里養(yǎng)了一周的蝲蛄煮一鍋麻辣鮮香的湯,再放進幾只青蛙,吃得唇齒留香。
那天帶回家的蠶繭,其實是另一種夏季才有的野味。
這個,易弦也沒吃過。
第二天傍晚,聽何田說要吃蠶蛹時,他又不由自主露出前一天聽到她說要吃青蛙時的表情。
何田讓他跟自己一起從一個窩棚里搬出了幾樣機器。這窩棚里堆放的都是不常用的工具和機器,布滿灰塵蛛網。
何田要的機器搭好了之后,看起來像一個有高高提手的“水桶”。
“水桶”下面有個火倉,可以加入木柴燒熱,桶是銅質的,其實,更像一口鍋。鍋的上方有一個提手,或者說一根橫軸,可以拆卸,洗刷干凈之后,何田把一個小竹籠子似的部件裝在了橫軸上。這個竹籠大約二十厘米長,直徑十厘米,用二十四根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竹子編成,橫臥在光滑的橫軸上,用手一撥,骨碌碌轉動得十分順滑。
在鐵鍋之上還有一個部件,是個中間有孔的扇形,可以搭在鍋的一邊。圓孔只有一枚核桃大小。
易弦完全看不出這機器是用來做什么的,直到何田給鍋里添上水,火倉里放上柴草點燃,水滾之后又放了一把蠶繭進去,他才恍然。
“這是繅絲用的?”
“是啊!”
何田用細竹枝扎了一個兩指粗的“小掃把”,枝頭放進鍋里,不斷攪動,很快,枝頭纏上了幾根極細的絲,蠶繭在水中漂浮,順著何田攪動的方向在水中轉著圈,一會兒工夫,幾乎鍋中所有蠶繭都的絲都被竹枝纏上了。
何田想了一會兒,喃喃道,“接下來該怎么做了?”
她也記不起繅絲的過程,和易弦討論了一會兒,實驗幾次,把絲線從圓孔中穿出來,纏到小竹籠上,又去了窩棚一趟找到了線轱轆和一把專門繅絲用的高腳凳,這才似模似樣地繅起絲。
等全部蠶繭陸續(xù)都投進去了,線轱轆上才得了一小卷絲線。
何田又跑回家在棚板上的書架翻找了一番,看了書,把線取下來,捆成一束,掛起來晾干。
晾干的絲線有種很難形容的氣味,摸起來極為柔軟,有種美麗的光澤。
看著這一小束絲線,兩人都感嘆絲織品來之不易。鍋里現在還浮著一堆已經為絲織事業(yè)獻身的蠶蛹。
何田想起易弦那件紅色的披風,那上面的絲綢非常厚實,估計他們忙亂了半天繅出的絲只夠織那種絲綢指甲蓋大的一塊。
“你那件衣服,凝聚了最少上千只蠶蛹的生命啊!”何田這么說。
咬破的蠶繭是沒法繅絲的,所以用來織綢子的都是活生生被燙死的蠶蛹,這說法沒錯。
不過,被燙死的蠶蛹也不能浪費。
在鍋里放上鵝油,燒熱,投入蠶蛹一炸,快進快出,裝盤時再灑上一點鹽,裹著新鮮的嫩桑葉吃,美味極了。
剛開始易弦還對蠶蛹有點抵觸,它的口感也挺特別,外皮焦脆,內心軟綿綿的,嚼了幾下還有個硬實的梗,但是只要不去細想構成這些口感的都是什么,非常的香。
用何田形容青蛙肉的話來說,高蛋白,低脂肪。而且還有好多氨基酸呢。
如果菜園里有剛長出的生菜葉,或者豌豆苗,和炸蠶蛹一起吃,味道更好。要是有新鮮的小水蘿卜,洗凈切成片,一片水蘿卜,一顆炸蠶蛹,這么配著吃。小水蘿卜是一種特殊的蘿卜品種,長到最大也就核桃那么大,外皮是鮮艷的粉紫紅色,內心是雪白的,漂亮得可以充當水果,味道也更像水果,果肉水分充足,晶瑩剔透,咬一口,脆生生的,甜味比蘿卜的辣味更足。
“那你們原先也繅絲么?”吃完了蠶蛹,易弦才想起這回事。
“哪有那么多時間啊。我養(yǎng)蠶那次奶奶哄我玩的才把這套家伙事拿出來擺弄過一次。她也不怎么會繅絲。”何田把繅絲機器的火倉掏空,鍋子里的水倒掉,“炸蠶蛹倒是幾乎每年都吃。不過是直接把蠶繭剪開,蠶蛹掏出來之后還會動呢!”
這么一說,易弦又縮起脖子了。
他想象著蠶蛹蠕動的樣子,胳膊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何田倒沒再逗他,不過,她對著他,不懷好意地笑了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南|
泗水县|
景宁|
汾西县|
收藏|
新化县|
依安县|
梨树县|
都匀市|
房产|
菏泽市|
皋兰县|
峡江县|
株洲县|
五常市|
新安县|
宁蒗|
海阳市|
泸西县|
肥西县|
离岛区|
东海县|
雷州市|
名山县|
抚顺市|
嘉善县|
铜鼓县|
正定县|
荥阳市|
平和县|
通州市|
凉城县|
福建省|
阳西县|
盐亭县|
大竹县|
凭祥市|
宜宾市|
余江县|
临潭县|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