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秋季集市-《二人森林》
第(1/3)頁
秋季集市開的時候和春季集市一樣,在一個晴天,一大早砰砰幾聲巨響,下游的平原升起紅色信號彈,附近的山民,獵人,農夫,要是有剩余物產的,就帶上,趕往河灘,進行交換。
何田想到自己去年看到□□卻只得噘著嘴忍氣吞聲在家中修理去河邊的路,再看看今年滿滿的收獲,不僅有魚有肉,還有狗,還多了個俊俏的男人!
這心情,真是意氣風發啊。
易弦聽了何田的一頓勸,打量家中的存貨,就拿上二十塊鮭魚熏魚排,若干雞鴨鵝,還有幾大塊臘豬肉準備去交換。
何田還準備帶上一袋小米和一袋紅棗,說不準誰喜歡小米呢?要是誰家生了孩子,紅棗小米粥可是很受產婦歡迎的食物。
然后再帶上些各色果干,柿餅也帶一盒,新鮮蘋果也提一袋吧。除了放在地窖的兩大箱,家里還放了好多,雖然蘋果鮮果易于存放,可是兩個人也不能每天吃三四個,趁著沒放壞放皺,有的還帶著葉子,紅彤彤香噴噴的,拿到集市上換點別的東西。
此外就是陶罐陶碗陶盤陶杯。
今年是何田第一次獨自掌窯,不知道成功率有多高,易弦第一次學做陶器,正在興頭上,于是兩人就做多了很多。尤其是用模具做的盤碗杯子盒子。
這些易碎品全都用草繩扎好,放在兩個竹簍里。
要交換的貨物裝好,何田又帶了幾張兔皮,還有收好的麻。
她從三三那兒拿了亞麻籽,一多半當零食吃了,另一半灑在一塊兩米乘兩米的地里,沒怎么照顧,居然也長得挺好,大概因為亞麻本就是一種野草,何田家土地肥沃,又有自動灌溉。
既然都長好了,那就收割了,曬干,留了籽,扎成幾捆,在大米洗衣服的時候鋪在洗衣機周圍,讓它給踩了踩。
大米踩完的麻體積小了好多,再放在船上就不占地方了。
何田易弦帶上小麥和滿當當的一船貨物順流而下,快到中午時到了河灘的集市。
讓易弦想不通的是,這里樹葉還帶著綠意,可是為什么河灘上的蘆葦全都枯黃了?
何田的解釋是,越是靠近水岸的植物越是早早能感受到天時變化。
枯黃的蘆葦還被村民們割掉,扎成一束一束的原地圍堆成一個個圓錐。現在已經變成了灰黃色。
大家進行交易的地方,就在那幾個圓錐圍成的大圈里,每個人都就地在附近砍了些蘆葦,搭成一垛一垛的,要交換的貨物就放在上面。
何田遠遠地就看見三三和她哥哥了。
他們擺了個攤子,正在買棉衣。
圍的人挺多,三三還高聲吆喝,“大嬸大嫂子小姐姐們來看一看啊,今年的新棉花做的棉衣,又好看又暖和。還實惠!大人小孩的號都有,男式女式樣子齊全。”
何田和易弦把小船拉上岸,讓小麥坐在船上看著陶器,他倆先提著大包小包走過去,找了個空地,放下東西,也割了些蘆葦做成垛子。
這時的蘆葦已經非常干了,揮起鐮刀從根部砍下去,砍上十幾棵,用蘆葦葉子捆成一捆,放倒在地,再用葉子扎上幾道,用鐮刀把蘆葦捆砍成幾段,豎起來放在地上,緊緊放在一起,一捆上面放上十幾二十公斤的東西不在話下。
剩下的蘆葦捆橫放著,再扎得緊些,就能坐在上面了。
有何田指點,在加上易弦的刀工,他們倆很快做好了攤子,先把雞鴨魚肉先擺上來,果干鮮果和小米什么的放在兩邊。
易弦讓何田收拾攤子,他去把剩下的陶器提回來。
還沒走到岸邊,就聽見小麥在狂吠,抬眼一看,察普兩兄弟站在船邊,身邊各自帶了一條大狗,不知想干什么。
易弦快步走過去,“喂——”
那兩兄弟一見他,魂飛魄散,立刻就想跑,易弦冷笑一聲,“站住。”
他們倆兩股戰戰,心里怕極了易弦,可是站在岸邊,要往哪兒跑呢?難道往河里跳?
“你們想干什么?”
“……就是,看見船里的東西沒人看,過來幫著照看著。”察普哥說。
易弦沒搭理他們,提了陶器,帶著小麥走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根河市|
来宾市|
南澳县|
衡阳市|
龙川县|
望江县|
江安县|
铜川市|
陕西省|
开江县|
嘉黎县|
西和县|
昆明市|
乌兰察布市|
崇明县|
河曲县|
周至县|
邵东县|
新乡县|
定结县|
清原|
龙江县|
宁南县|
康乐县|
安义县|
门源|
新乡市|
河南省|
正阳县|
宿州市|
南乐县|
四平市|
陇南市|
灵川县|
日照市|
南陵县|
彰化县|
板桥市|
大余县|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