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90.雞湯鍋-《二人森林》


    第(1/3)頁

    90

    上次去火山腳下已經是二月初,雖然也是白雪覆蓋,但氣溫比現(xiàn)在要高了不少。至少是零下二十度。現(xiàn)在,最多只有零下二十五度,如果刮起風,可能比零下三十度還低。

    所以,保暖格外重要。

    何田和易弦把小船從窩棚里抱出來,底部安上冰刀,帳篷、木柴、各種雜物,全都堆在上面捆好又蓋上一層舊棉被,套在大米拉的爬犁上。爬犁的座椅也包著用舊棉被做的座套,人可以鉆進去,像個胖胖的繭一樣。

    暖爐,或者說小懷爐還是何田小時候用的。也是爺爺用鐵罐頭盒給她做的,只比手掌大一點,扁扁的,做成一個貝殼的樣子,兩片打開,里面有幾個凹槽,可以放碳條,碳條點燃之后,把懷爐放在一個藤條編制的殼子里,再加個棉套,套上縫上繩子,就可以掛在脖子上,放在懷里了。

    易弦小時候用過類似的,不過,是手爐,銅胎上燒了彩色的掐絲琺瑯,像個小南瓜,擰開蓋子后里面是兩層,要用的時候拿出內膽,先往手爐里澆上水,再在內膽里放上碳條點燃,放進去。因為隔著水,所以手爐永遠不會太燙。

    他看了何田的懷爐后,就找了窩棚里剩下的鐵皮罐頭,做了個類似的。何田又給他編了藤條外殼,做了棉套。

    現(xiàn)在把兩個懷爐放上點著了的碳條,往懷里一揣,果然非常暖和。

    別小看這么一個小小的懷爐。大米和小麥有厚厚的毛皮,又是極寒地帶的天然物種,它們對極寒天氣的適應能力遠勝人類。人類,只能憑借才智制造工具,或者把皮毛從別的動物身上扒下來裹在自己身上,才能勉強適應。

    就比如小麥,何田趕起爬犁之后,易弦原想抱著它的,可是它偏要跳下來跟在拖在爬犁后的小船后面跑。一跑就是半個小時,它終于有點累了,就加速,跳到小船上坐一會兒,再跳下來接著跑。

    不客氣地說,要是這支隊伍只有小麥和大米,也許用一天就跑到火山區(qū)域的河谷了。就是因為易弦何田這兩只臉上身上沒有厚毛的兩腳獸,才要兩三天的時間呢。

    揣上懷爐,雖然還是每隔十幾分鐘就冷得要跺腳,覺得整個腦袋都被冰凍住了,可是絕不會打冷顫。

    打冷顫是身體失去過多溫度時的反應,如果坐在爬犁上開始打冷顫了,那就得趕快找個避風的地方停下來,升起火,休息一會兒。

    他們一路沒有停下,在四個多小時后到達了今晚休息的地點。

    提前近一個月去火山,他們不僅要面對一月的氣溫,還有更短的日照時間。

    天氣晴好時,日照可以持續(xù)到下午快四點,要是天氣不怎么好,下午三點一過,可見度很快就有限了,氣溫也會快速下降,如果再刮起風,下起雪,這時如果沒有安全的避風港,生命就有危險。

    在小屋過夜之后,第二天早上下起了雪。

    幸好,雪并不大。

    何田和易弦繼續(xù)前進。

    昨天,離開河面,進入山林之后,前進的速度頓時就變慢了,但今天,花了兩個小時走到那條砍出路的樹林后,就順利了。出了樹林,必經的路線上有兩個凍結的池塘,雖然要把小船搬上搬下,但可以橫跨兩個池塘抄近路,速度立刻就快了。

    過了池塘,天氣變得更惡劣了。

    何田他們不敢停留,只能咬緊牙關繼續(xù)前進,并且還得加快速度。

    終于,在天黑之前,大約四點的時候,他們到達了那條河底躺滿死去的鮭魚的河邊。

    小麥第一次看到有這么多烏鴉聚集在一起,極為興奮,汪汪地叫了幾聲后就去追逐烏鴉。

    大米卻知道,這些黑色的鳥不好惹,你不理它們,它們尚且要來啄你的尾巴,揪掉幾撮毛放在鳥巢里搞軟裝修呢,你還蹦著去追?呵呵。它悠閑地看著小麥。

    果然,何田轉身往鐵皮屋里放東西的工夫,小麥就吃了虧,夾著尾巴嘰嘰叫著跑回來了。易弦趕緊抱起來親親安慰。然后,他從口袋里掏出個用皮子做的彈弓還有一盒石頭子,啪啪啪打起鳥,把跳到他們爬犁和小船上的烏鴉都給打跑了。

    何田在屋子里升起火,聽到門外小麥汪汪大叫,易弦哈哈大笑,她推門一看,“你做彈弓就是為了這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金乡县| 贵溪市| 云和县| 德昌县| 鄂尔多斯市| 镇巴县| 讷河市| 庄河市| 柘荣县| 犍为县| 都兰县| 额尔古纳市| 宁阳县| 濮阳县| 揭东县| 石狮市| 凌海市| 田林县| 沁源县| 伊金霍洛旗| 崇礼县| 石屏县| 辽宁省| 保亭| 陇川县| 上犹县| 平顶山市| 富源县| 仲巴县| 原平市| 英德市| 九台市| 饶平县| 泊头市| 临汾市| 青铜峡市| 宁陵县| 开远市| 嘉荫县|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