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太子想遠了-《我要做明世祖》
第(1/3)頁
只是如果真的加入大航海,問題不在于造船技術和能干的水手,而是在于朝廷和民間的支持力度。
大明,或者說之前的所有朝代,都在陸地上面安穩的太久了。
幅員遼闊的國土給了他們喊出“天朝物產豐富,地大物博”的底氣,也讓人失去了對海洋的進取之心。
一旦出海的收益比不上在陸地上的成果,或者只能超出一點點,那還是無法促進中華向著海洋進軍。
西方為什么要航海?
一個是人家國小貧乏,古希臘的時候就學會通過海洋來換取各種資源了,老祖宗自有經驗傳下。
還有一個則是因為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壟斷了東西方原來的商路,中世紀落后又貧窮的歐洲失去了寶貴華麗的東方貨物。
沒有錢賺,歐洲本土又是小國林立,打仗也不可能把人全都打服,西方人只能硬著頭皮向著大海開沖。
因為除了這個選項,他們很難再有其他選擇了。
于是航海事業在西方蒸蒸日上,后來的收益也讓歐洲人洋洋得意的宣稱自己是“上帝的選民”。
朱見濟并不想看到這一幕。
偏偏比起西方,大明又實在沒有足夠的動力下海。
因為大明太有錢了。
就算坐吃山空,大明的錢也足夠讓他們吃到明末。
要是真按著時間算,西方全方位超過東方,還得等到清朝中期。
這樣的情況,誰想不開去下海?
而且市場也是限制大明發展海洋事業的原因。
眼下的東洋西洋,手里有資本吃下大明貨物的,不過日本、越南這些國家,結果人家也是小國,吃兩口就飽了。
別以為鄭和下西洋沒想過賣東西賺補貼,但是人都在海上轉了一圈了,東西即便半賣半送,也原樣帶回來不少。
周邊小國的購買力可見一斑。
朱見濟想到這一點,就抓耳撓腮。
不是嫌棄別人沒用,而是覺得大明怎么發育的這么好?
要按照西方的標準算,東方早在唐朝就走到中世紀末期,快要變成近現代國家了。
他琢磨了好幾遍,最后還是只能遵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這一真理,打算先把經濟提上來再說。
畢竟有了足夠多的錢,再往海里瞎扔也不會讓人太心疼,減少反對力量。
可是經濟起來了,反而只是把士紳官員養肥了,老百姓沒獲得好處怎么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南省|
曲麻莱县|
滨海县|
崇明县|
应用必备|
黔江区|
廊坊市|
怀集县|
绥棱县|
长寿区|
宁城县|
林州市|
岳普湖县|
仁寿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丰宁|
射阳县|
新龙县|
大同县|
泊头市|
南靖县|
竹溪县|
同江市|
南陵县|
利津县|
莆田市|
仙居县|
南安市|
如东县|
准格尔旗|
定南县|
土默特右旗|
罗源县|
丹东市|
依兰县|
化德县|
百色市|
胶州市|
应用必备|
隆安县|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