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目力所及之處,穿著灰布衣服的西北軍士兵們手揮大刀正從公路兩連沖出,路兩旁那凜冽的刀光都超過了山野里的雪光。 而反觀日軍,除了沖在最前面的幾十名日軍被西北軍圍住了雙方一頓白刃廝殺之外,公路上的日軍竟然收縮了! 日軍并沒有象所有人所想象的那樣仗著手中上了刺刀的步槍夠長就直接捅刺而出。 于是,那西北軍手中揮舞的成片的刀光便與日軍頂在身前的一片刀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應當是中日戰(zhàn)爭以來中日雙方進行的第一場大規(guī)模的白刃戰(zhàn)。 西北軍的火力是趕不上日軍的。 雖然是伏擊,可是雙方交火也只是一會兒功夫中國軍人便發(fā)現(xiàn),雖然他們有石頭作為掩體,可是在對射的過程中竟然吃虧了! 于是那位指揮這場伏擊戰(zhàn)的團長毅然決然的下令,發(fā)起了白刃攻擊! “沖上去!不要讓他們結陣,把他們分隔開!”那個團長大吼! 他們頭上的刀光對著胸前日軍的刺刀,不用細想都知道這種碰撞之下他們的人會吃多大的虧。 對面一片刺刀相向,若是不能把刺刀分開對日軍進行切割,縱使他們西北軍在大刀上訓練有素,可是那大刀又怎能及得上步槍的長度。 千軍萬馬刺刀林立這時候比的可不是個人的武藝如何?這時卻已經(jīng)是團體作戰(zhàn)了。 要說這個團長的指揮無疑是正確的,可問題是日軍的陣形就是那么容易被撕裂開的嗎? 在他們的人沖殺分割的過程中,日軍的刺刀就不長嗎? 于是慘烈的一幕發(fā)生了。 一名西北軍士兵揮舞著不到一米長的大刀向前撲去,他當然知道迎面會有刺刀刺來,可是他依舊上了,29軍的人就是這么有血性! 只是這名士兵的大刀雖然蕩開了兩把刺刀,卻依舊有一把刺刀從旁邊扎進了他的肋部。 “??!”那個士兵不干的怒吼,奮力欲將刀扔出,只是那刺入胸膛的刺刀終是讓他終是撒手扔刀。 那名日軍眼見刺中自然就要拔刀,奈何此時卻是團戰(zhàn),敵我雙方但凡有所停頓必招致對方的反擊。 那日軍的刺刀尚未抽出,后面西北軍的士兵就再次沖了上來,一把大刀卻是直接劈在了他的脖頸處。 有血噴薄而出,這也意味著今天這場戰(zhàn)斗注定的慘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