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并不符合殺人償命的標準,也不符合一個人犯錯、一個人來抗的理念,但陳陽不認為有什么問題。 對待敵人,就要用比敵人更加殘忍的手段,才能真正的起到震懾的作用。 我們在很多情況下,做的最有問題的一點,就是對犯罪者過于寬容,而對受害者過于苛刻。 受害者想要確定自己受害的嚴重程度,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標準去嚴格卡線。 而對犯罪者想要量刑,卻又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標準,能夠讓犯罪者減輕刑罰。 似乎施加犯罪的人,都是有著各種各樣不得已的苦衷,要期待他們能夠改邪歸正,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卻沒有人去考慮,這樣的做法,對于被犯罪的受害人,究竟有多么的不公平。 陳陽沒有這樣的道德瑕疵,也不存在博愛天下的圣母心。 所以既然是報復,那么擴大化進行的話,陳陽也是可以接受的。 借著這件事情,把態(tài)度展現(xiàn)出來,讓所有人都明白,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碰的。 既然敢碰,那就要做好被趕盡殺絕的準備。 若是因此激怒了那個所謂的青年黨,導致青年黨想要通過恐怖行動進行報復,那也沒關(guān)系。 大不了他再過來一趟,把那個青年黨也從上到下的一鍋端掉就是了。 以他現(xiàn)在的身體強度,只要裝備足夠的武器彈藥,那么在索馬里這種地方打游擊,想要將青年黨一掃而空,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至于現(xiàn)在嘛……倒是沒必要做的那么過分。 過猶不及的規(guī)則,還是要遵守的。 畢竟,如果現(xiàn)在就對那個青年黨下手,那么由此產(chǎn)生的后續(xù)影響,恐怕會非常夸張。 目前是兩極爭霸的國際形勢,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造成兩國互相之間的情緒緊張。 現(xiàn)在的國內(nèi),仍然在通過黃金的問題,盡可能的去一點一點的賺取利益,確實不宜將矛盾擴大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