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到這里,李璐的臉上浮現起了憂慮之色,將虛擬屏幕上呈現的數字和圖表,進行了更換。 繼續說道:“如果是普通的中小型勢力,那么戰斗人員和普通人員之間的數量比,大概五十比一,是一個比較健康的數字。因為戰斗人員對于資源的消耗太大,而中小型勢力獲取資源的難度又太高。 所以大概五十個普通幸存者,能夠供養的起一名戰斗人員。這還是在保持對普通幸存者剝削強度的情況下,才能夠做到的。 至于大型勢力和頂級勢力,他們的情況會稍好一些,但也沒有好太多。拿赤色軍團為例,赤色軍團的戰斗人員和普通幸存者的比例,差不多是八比一。 從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這已經是所有勢力里,最高的比例了。而能夠達到這種比例,建立在赤色軍團絕對強大的戰力和武器裝備的基礎之上。 讓赤色軍團能夠更容易的獲取到大量的資源,減少普通幸存者需要承擔的壓力。饒是如此,赤色軍團統治區的幸存者們,活的仍然無比艱難。 可咱們的比例,卻達到了二比一。這意味著,咱們曙光基地雖然集中全力在發展自身的實力,也確實因此擁有了恐怖的戰斗力,但卻完全沒有能夠與之相匹配的、正常的后勤力量。 相比于其他勢力,咱們承擔風險的能力,會很脆弱?!? 陳陽能夠理解李璐的擔憂。 事實上,這應該是曙光基地幾位高層人物的共同擔憂。 因為這三年時間,為了讓曙光基地始終保持最快速度的發展和實力增長,在陳陽的要求下,曙光基地確確實實放棄了幾乎所有的后勤建設。 這就導致了曙光基地,完全依賴于陳陽的后勤補給,才能保證日常的運轉。 一旦陳陽這邊有任何問題,都會導致曙光基地瞬間陷入到崩潰的境地! 畢竟,現在的曙光基地,已經和三年前的曙光基地完全不同。 當初曙光基地剛剛建立的時候,總供給就那么點人。 上千人湊在一起,哪怕后勤斷了,想想辦法,終歸還是能夠臨時應付過去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