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三百零四章猛藥雖好毒性也強 正所謂君子不器,什么道德、準則,或是其他的條條框框,對于朱佑儉來說,都不重要。 在穿越前,朱佑儉每每讀到明末百姓的苦難,尤其是如地獄一般的,人吃人的場景之時。文中所描寫的那種血淋淋,就好像就如電影一般生動地,展現在他的面前,讓他的后背一陣陣發冷。 如今,為了改變這一歷史,讓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他什么事情都會去做,不會有任何道德的障礙。 因此,朱佑儉認為,為了這大明的百姓,準則在目標面前,毫無意義,這也許就是成功政治家的思維。 先有事實,再談概念。 說到底,朱佑儉的底線,就是一切為大明百姓好的,他就采用。不好的,就摒棄掉。如今的亂世,多活一人,就是最大的善。 皇帝要文治武功做什么,要名垂青史做什么,還不是要為這天下的百姓蒼生嗎? 研究歷史的朱佑儉認為,若是一個皇帝,為了得一個“祖”的廟號,開疆拓土,連年戰爭;為了虛名,讓百姓兵役、徭役繁重,如此的皇帝,就是昏君。 曾經,朱佑儉還極端地認為,這秦始皇、唐明皇還有乾隆皇帝,根本就不是什么明君。 陳明遇繼續問道:“陛下,臣下一定按陛下所言,只在帥帳中與三位總兵接觸。不過,您所說的敲山震虎,該如何敲法?” 朱佑儉道:“你們去了,就是要讓他們知道,這四鎮放任李自成入滁州,朕對此非常不滿?!? 陳明遇又問道:“陛下,那我們去了,是不是就說陛下有意裁撤四鎮?” 朱佑儉點頭,回答道:“是的,你們這么說是對的。不過,你們要注意,千萬不要激怒他們,懂么?” “不激怒?陛下,若是我們和他們明明白白地說了,他們很難不惱怒朝廷呀!” “陳卿勿要慌張,朕的意思,不是要你們去宣旨,而是找機會,偷偷地告訴他們,或者是裝作不經意地讓他們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