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三百七十章心存僥幸首鼠兩端 聽劉澤清似乎不以為然,那參將繼續解釋道。 “總兵大人,在邢氏這件事上,我們的確和劉良佐有些摩擦,但是據我所知,這劉良佐也對徐州、揚州,都是垂涎三尺。而且,他的弟弟劉良臣,還在清廷效命,此人也定然會腳踩兩條船。只要我們利益一致,此人定然倒戈!” “若比如說,我們在鳳陽,他的地頭上發動兵變,抓了皇帝,再讓皇帝殺了盧象觀、黃得功,尤其是殺了左良玉的女兒女婿,到時候,定然是天下大亂。” “到那時,這劉良佐定然也會趁亂起事!” 其他的將領聽了這話,都是不住點頭,表示認可。但劉澤清聽了,卻十分猶豫。他可不是左夢庚那樣,被一句讖謠就能忽悠造反的青年。 他已經不是那個頭腦發熱的年紀了。 這一動,關乎天下,更關乎他的身家性命。 這天下,他沒興趣,他眼中,只想這揚州的財富。 劉澤清不置可否,一字一句地說道:“你說的有道理,不過,現在還不知道這劉良佐的底細,也不知道皇帝的心思。若是我們皇帝不責罰我,那么這個事情,應該也可以對付的過去。” 聽到劉澤清似乎還想把這個遮掩過去,旁人也不在多言。 為了提防朝廷,劉澤清分出十萬最精銳的人馬,駐屯泗洪縣。此地在洪澤北端,距離淮安只有八十多里,距離鳳陽則更近。 另外,又派出兩萬人,悄悄進駐揚州東面的江都。 嚴格上說,這江都已經是揚州的地面了,如此做,也是劉澤清最后玉石俱焚的辦法了。 他希望最后哪怕談不攏,皇帝還是會投鼠忌器,不敢妄動。 可是,他想錯了,這一次,皇帝是一定要弄死他。 朱佑儉現在是需要等一個機會,需要一個口實,一定要把劉澤清反叛的罪名坐實了。 既然已經抓了李化鯨,那謀殺邢氏的罪名,還不能定他的罪嗎? 若是太平盛世,或者,這劉澤清是個文官,這謀殺邢氏的罪名,完全能要了劉澤清的命。 可現在,天下布武,可惜,這布武之人不是他朱佑儉。而是這大大小小的軍閥,他們占山為王,無法無天,殺個寡婦,搶點錢,算什么罪? 朱佑儉和釋衍也聊過此事,若僅僅因殺邢氏,治了劉澤清的罪,那么不僅劉澤清的屬下不服,就是朝中,與劉澤清關系不錯的重臣,如馬士英,定然是上書求情。 除非是謀逆,而且是謀大逆,才能順理成章地,徹底收拾掉劉澤清。 而此時的劉澤清,卻還沒有看到這一步,他判斷,朱佑儉的智商,應該和他差不多,怎么可能猜到朱佑儉和釋衍的心思? 劉澤清現在心里想的,就是如何不讓皇帝責罰自己,把這殺邢氏的罪名,都推給別人。否則,皇帝一發怒,失去理智,強行殺了自己,也有可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