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敢怒不敢言-《明末之新帝國》
第(3/3)頁
漕幫號稱天下第一大幫,光是幫眾就有上百萬之眾,他們是靠運河來維生的,也是靠官府的賞賜吃飯。
明代依靠運河南糧北調,供應京師和邊防,維持漕運近三百年,圍繞著漕糧的征收和運輸,生長出一套盤根錯節的潛規則體系,專有名詞曰漕規。漕規是對法定利益分配方式的私下修改。
首先修改與農民的關系,通過浮收多刮農民幾刀;然后調整內部關系,盡量公平合理地分肥,漕規在歷代都遭到禁止,但漕口機敏地抓住了這機會,官民勾結,借此安身立命之余大發橫財。
漕幫因漕運而起,參與者基本上都是漕運體制下的底層工作人員,作為連接江湖與廟堂的紐帶,漕運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而且漕運內部機構體系繁雜,其中既有存在有長期固定人員,也有零時招募人員,且不說朝堂之中負責管理漕運的復雜機制,而底層廣大的漕運參與者就已經構成了數量龐大的一個群體。
聚群之處,必是江湖,而漕運體制就是自運河南下江南的首個江湖,水系復雜的江南,漕運碼頭林立,大量水手、纖夫、舵手群聚在這些碼頭地帶為生計奔波,而這里社會網絡也逐漸變的愈發復雜,漕幫這個特殊的灰色地帶則在其中漸漸成形。
本朝漕運體制可以追溯到永樂年間所設立的漕軍,漕軍的出現標志著復雜繁瑣的漕運體制得以成形,由于永樂時期開始對蒙古進一步用兵,漕運成為國家一等重要任務,永樂大帝為保障后勤供應,依靠衛所制度從而吸納當地人口與流民組成了十萬人的漕軍隊伍,從而將漕運開始體制化,之后遷都北京,漕運完完全全成為了國家命脈。
所以朝廷也設立了,漕運總督專門負責管漕運,其是一個天下間最肥的油缺之一,天啟朝的著名東林黨人士李三才就是漕運總督,掛戶部尚書銜,其家產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四百七十萬兩之巨,而大明一年的稅收也不過是四百萬而已。
漕運漕運自然有漕運總督的人來管,但是自從他們內部拉幫結派以后,總督也只能夠平衡各大派別的利益了,當然他們臨清稅關也管不到漕幫,只是劉遠橋跟他們關系良好,然后一直的相互扶持,相互聲援。
漕運內部潛規則漕幫的出現,使得漕口開始具有一種特殊的獨立性,漕幫內部以船幫為主,例如德州幫、贛州幫等,起源是不同區域的漕運船隊所產生的內部派系,而真正成因則是單純的地域劃分不同。
而這些錯綜復雜的內部勢力,卻最終在宗教的作用下逐漸開始凝聚,而這個宗教就是大名鼎鼎的羅教,羅教全稱羅祖教,是一種結合佛道文化元素的民間宗教,創教之人羅清本身也是漕運當中的一份子,作為漕運群體中內部產生的宗教,受到了漕運群體內部的廣泛歡迎,漸漸的開始興盛,于是逐漸開始成為漕運群體內部的秘密組織。
羅祖教創建于幾十年前,勢力逐步擴大,劉澤清掌管臨清的防務,第一個就是拿漕運來開刀,防止他跟劉遠橋之間相互勾結,他成功的把漕幫的權利限制在運河之間,不允許入城,割裂了他跟與劉遠橋之間的關系,防止他向劉遠家下手之時,漕幫應援大罷工,從而引起漕運中斷,引起京城里面的注意。
以前的劉遠橋在對付他的老上司時,往往就是用這一招的,所以劉澤清他來了山東以后,第一項安防的就是他來這一手。
劉澤清因為他跟劉遠橋的矛盾是公開化的,所以他利用職務之便公開的打壓劉遠橋,別人是敢怒不敢言。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仁|
敖汉旗|
兰考县|
洪江市|
恩平市|
四平市|
湛江市|
三原县|
虎林市|
西安市|
寿阳县|
梅州市|
灵宝市|
玉溪市|
宝坻区|
孟津县|
沭阳县|
浦城县|
古蔺县|
永泰县|
遂宁市|
黄龙县|
青田县|
辉南县|
珲春市|
内黄县|
海盐县|
秦皇岛市|
勃利县|
汾西县|
绥中县|
邢台县|
九江市|
安达市|
黄浦区|
客服|
温宿县|
称多县|
儋州市|
金山区|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