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把枯草疊好,別給太多(氧)氣!” 沐陽催促著,到最后自己也上去幫手。 他原本計劃從附近的山林中砍伐樹木以作燃料,但井陘礦區的游擊隊給了他們一個驚喜,直接為他們籌集了30萬斤的枯草。這將節省戰士們非常多的時間,沐陽也有了更多時間指點。 30萬斤枯草被兩個主力團和軍分區直屬隊平分,楊師長立即決定使用煙霧戰術。 枯草被堆放成山,然后將一小撮被點燃的樹枝丟進去,隨后立即用更多的枯草將其掩蓋。 在這個過程中,戰士們不斷取來沾濕的破布,將其覆蓋在枯草之上。 沒過多久,枯草堆內部已經達到了枯草的燃點,但因為缺氧而發生不完全燃燒反應。隨后,大量灰黑色的塵土從枯草堆中逸出,很快就上升到低空之中。 這些帶毒的煙塵在山風的作用下,少數被吹到更高空,而更多的則逐漸往低處飄去。 由于井陘礦區的地勢是從西南到東北逐漸下降,礦區內部可以看作是巨型的山谷。而晚上的山谷內部吹的都是山風和下沉風,哪怕沒有外來的自然風影響,這些煙塵也會往東北方向地勢較低的區域飄去。 … 在此之前,工兵先于其他步兵漸漸逼近日軍的防御陣地。 數年之經營,日軍早已經把井陘礦區打造成一個巨型要塞,這座要塞群關押了上萬名中.國勞工,規模自然是極大。 而日軍因為引進國內財閥合作,礦區每日都能為軍隊帶來巨額的財政收入,因此這里也是沐陽迄今為止見過的防御設施最充足的地方。 日軍甚至在警戒區、碉堡區后面還預留了一小片反空降區,以規避敵軍空降兵的威脅……盡管他們的敵人連空軍都沒有。 工兵絕對是部隊里文化水平最高、專業職能性也是最高的一批戰士,排雷是他們的拿手好活,但他們同時精通爆破、構建橋梁等硬核技能。 在組建炮工營的時候,政委紀亭就笑話沐陽,說他的標準太高,選拔標準比軍官都高。 要求工兵跑步要跑得贏步兵,而且偵查能力也要比偵察兵要強,同時也要具備高素質和足夠的文化水平……除此之外還必須具備普通步兵需要具備的政治素養,這怎么看都是難以達標的任務。 炮兵就更不用說了。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能不能安全度過這片巨大的警戒區,就看工兵們的能耐了。 沐陽非常緊張,不停地拿出望遠鏡四處觀察。 盡管因為光線不足,他啥也看不清,但還是忍不住想要實時觀察戰士們的狀態。 與他一樣的,還有周邊數千翹首以盼的八路軍戰士。 … … 通過觀察,工兵們早就發現日軍防御陣地巨大、配套設施充足,想要硬闖是不可能的。 為此,工兵們在這兩天藏匿的時候都在忙著制作偽裝衣,此刻的他們,每人都披著一件重量不亞于他們背包的草皮衣,在地上緩慢地前移。 日軍據點壓根不缺電、也不缺錢,礦區內生產的煤礦完全可以供給附近一大片地區,使得八路軍以往“斷電”“斷糧”的戰術失去了效力,想要威脅敵人的礦區就必須真刀真槍地強攻。 探照燈很快就掃過工兵們趴伏的地區,日軍觀察手也不作停留,高流明的燈光一掃而過,可見日軍偵察力度并不仔細。 日軍的松散不無道理,因為他們已經花了大量金錢在最外圍鋪設了警戒區,一排排燈具在平地上形成一片光亮的區域。正如法國人的馬奇諾防線之于德國人一樣,日本人完全不需要耗費力氣,只需要付出高昂的設備維護費就能保證礦區安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