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加緊訓練-《假太子逆襲南明》
第(1/3)頁
有了這件樣品,王明心下,頓是滿是底氣。
時間緊迫,只爭朝夕,為了加快常勝弩的生產進度,王明下令,讓大批輔兵在訓練之余,皆全部去鐵匠鋪中幫忙打下手,由贊畫閻應元統一管理,以晝夜不停的輪班方式,盡力打造出更多的常勝弩來。
而在趕進度之時,王明也絕對沒有放松對質量的管控。
他讓閻應元專門安排人員,把好質檢關,對整個生產工作,對每個生產工序進行嚴格把關,每個產出的常勝弩部件上,都有工匠勒名為記,以確保萬一發生質量問題,可以準確地追溯源頭,以追究生產者的責任。
這種嚴格管理方法,在此時的清朝,已有類似手段加以使用,只不過,其手段,卻是血腥殘酷得多。
據說,在老奴時代,為保證兵器質量,就命那些打造的工匠,在武器配件上銘文為記,而后由清廷安排人員,負責對所生產武器進行檢查,通常是以以對砍或砍物等方式,來實地檢驗武器質量,若稍有不合格,就立即將工匠殺掉,以示懲戒。
在這樣毫無人性的管理方式下,工匠們為了保命,當然會對武器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每一個生產細節都沒有疏漏,從而保證了武器的優異質量。
這就是為什么,清軍與明軍對戰時,在兵刃對砍之際,往往會出現明軍那些粗制濫造的武器,被清軍生生打斷的情景。這樣的作戰,對于明軍來說,無異于是噩夢一般的場景。
當然,清虜這般殘酷手段,王明絕不會加以采用。
他對工匠采用的管理手段,是諸如罰減薪俸,甚至開除關押之類的手法,卻亦是十分有效果。
畢竟,這些工匠為王明效力,不過就是圖他能發薪餉與獎金罷了,王明在這一點嚴格把控,自然沒有工匠會把自己養家糊口的吃飯手藝給不當回事。
而王明這般狠抓質量,亦是因為這個常勝弩的品質,關系到手下軍兵在戰場上的生死存亡,萬萬輕忽不得。所以王明才又希望用嚴格檢測的方式,讓生產出來的常勝弩,個個質量過硬,從而讓弩兵們能放心使用。
有足夠的人力與錢財支持,在十多天后,總數約300余架的常勝弩,被迅速制造出來。
有了這三百余架弩機被造了出來,王明決定立即開始訓練弩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南区|
扎赉特旗|
旅游|
三门县|
即墨市|
秭归县|
来安县|
乌兰浩特市|
南汇区|
赤峰市|
沙田区|
达州市|
乐平市|
杭锦后旗|
贡嘎县|
临沭县|
高阳县|
西充县|
滨海县|
平塘县|
宁化县|
博客|
临邑县|
深水埗区|
平远县|
房山区|
巢湖市|
开江县|
吉木萨尔县|
东阳市|
巴里|
乡宁县|
巩留县|
灯塔市|
太仓市|
桓台县|
定陶县|
宜城市|
安化县|
磐安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