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畫什么呢?” “嗯。臣妾想請皇上批一塊地給臣妾,臣妾蓋一座商場怎么樣?”袁小魚逗趣道。 雲琉鳯笑“我這宮里剛建造好造紙、印刷、以及鉛筆、鋼筆的匠坊,你這就準備?” “玻璃!”袁小魚笑。 雲琉鳯為了技術不會外泄,而這些新奇技術可以掌握在皇家手里,避免底下官員從中牟取暴利,所以在皇宮內改建了幾個作坊一樣的宮殿。 由專門的人員負責研究、制作,然后再由皇家慢慢普及到全國去。 造紙術的出現,大大改善了大豐朝讀書人用紙費用高的困境。 印刷術,也加快了文獻資料的大面積普及,因為所有文獻都標注了拼音,只要學會拼音,就能自己學習識字。 加上各大書院在開始傳授簡單的算學以及拼音識字法,而殿閣大學士們在研究字典,以及向百姓普及。 新皇登基就為全天下人掃盲,而水稻插秧育苗、玉米等新良種及新蔬菜種子,也從袁家嶺一點點向百姓普及,雲琉鳯登基不到一年,已經深受百姓愛戴。 而袁家終于摘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名聲,因為所有新潮全看袁家! 不管是服飾、妝容、還是新農耕的技術、以及新奇的物種、吃食等等! 就如京都出現的三輪車,都是出自袁家的‘精工廠’。 雖然木質的三輪車比袁小魚空間內的笨拙,但是為耕牛等勞動力薄弱的百姓群體,送去了實惠。 只要學會騎自行車與三輪車,運輸能力大大提高,百姓可以行走的路程更遠更快,慢慢的提高了經濟的活躍性! 可以說這一年,袁小魚與雲琉鳯在為百姓做著一件一件的實惠好事。 而袁家因為知曉袁小魚仙府的秘密,接觸最多先進技術與深奧的科學知識,所以也一直是領頭羊的存在。 一年之后,再沒人叫袁小魚小皇后,再沒人敢提選秀重建后宮的事。 而袁宇、袁忠、袁旺也已經有了秀才功名,袁家在科考中出了少年才子。 三個十七歲的秀才,出自麒麟書院,這可是真才實學! 即,袁家被新皇厚封之后,袁家人用自身的實力,打敗了那些對他們的所有質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