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三國能寫個啥-《我用閑書成圣人》
第(1/3)頁
離大譜!
在和司馬烈進行了一番親切而熱烈的交流后,陳洛發現自己——不,準確的說是這個身體的前身,簡直就是離大譜了。
居然不知道這個世界的歷史!
最多就是知道大玄、然后往前的北蠻入侵、再往前的前朝,然后就……一無所知了。
不過有一說一,這個世界的歷史朝代實在是太長了。
比如前朝,在被北蠻入侵傾覆前,整整持續了一千六百年。而大玄立朝至今,也六百多年了。
這么一想,不是專門學史的,知道一些知名典故就可以了,也沒必要窮究。要不是這個世界的史家有些特殊的神通本領,就連陳洛就想喊一句:
大哥你學歷史,學他有啥用啊——
言歸正傳!
從司馬老先生的口中,陳洛得知這個世界沒有三國這段歷史。
往前推一萬六千年,倒是有一個類似“漢”的朝代,打得南妖北蠻各自南下北上三萬里,空出了天下最肥沃的大陸給人族。
那個朝代,名號:“人”。
一撇一捺,頂天立地,是為人!
也正是從人朝開始,人族這個族群,才有了“人”的稱號!
但是到了人朝末年,隨著妖蠻的臣服,人族內部圣道之爭越發激烈,最終演變成圣戰,席卷儒道佛三門,導致了人朝瓦解。
圣戰三百年,儒門拿到了人族法統,道門隱居幕后,佛門退走西域。而妖蠻本以為有機可乘,再度掀起種族大戰,卻沒想到儒門在圣戰中,百家爭鳴,儒門通天路上連連開出“史、法、農、雜、數、縱橫”等通圣之道,而當時有望在陳洛之前就開出第四條通天路的墨圣也放下了圣爭,融入儒門通天路,至此儒門大成,一舉壓制妖、蠻兩族!
不過三百年圣戰和一百年三族混戰,卻對天道和蠻天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以至于最后人妖蠻三族議定,圣道之上不再插手凡俗政務,也絕不主動對圣道之下動手,違者自絕圣道。
天道、蠻天共同見證。
史稱:雙天之定!
雙天之定后,儒、道兩門共推至圣孔子之后人總攬人族政務,建立“仁”朝,歷一千二百年,蠻族再度強盛,人皇孔帝禪位于主戰派冉閔,新立“屠”朝……
算到今天,大玄已經是人族的第九個朝代了。
在這九個朝代的八次更迭當中,并沒有類似“三國”這樣的亂世。
而沒有這樣“三國”的存在,帶來的另一個結果,就是三國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沒有了!
曹操?
這個世界還真有,但卻是一個氣象萬千的大儒!
諸葛亮?
第四個朝代“安”朝的名相!
孔融?
孔子之后,以“讓梨”聞名,一輩子就沒有當過官!
關張馬黃趙?對不起,沒有!
五子良將?對不起,沒有!
或許他們都存在于這個世界過,但是沒有亂世這個平臺,他們最終都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時勢造英雄!
接下來,就是第三個后果。
所有和三國有關的詩詞,這個世界也沒有!
蘇坡仙沒有寫過“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杜子美沒有寫過“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牧沒有寫過“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辛棄疾也沒有寫過“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嘶,這一波……”陳洛想了很多,這些詩詞,自己還可光明正大地剽了?
呸呸呸,讀書人的事,能叫剽嗎?
這叫彩蛋章!
……
弄清楚這個世界的大概歷史后,陳洛一顆心終于放了下來。
說實話,剛剛拿到《三國演義》心里還是有點怕怕的。
武將就不說了,萬一里面哪個文臣成圣了,還有一個龐大的圣人家族留下來,自己這么寫,怕是不好辦啊……
不過現在沒事了。
自己光明正大地寫出來,大家也只以為是虛構的,同名同姓而已。
都是被武俠小說給教育出來的。
陳洛拜謝司馬烈的教導后,拿著《釣叟圖》和《春閨圖》準備回家,但是總覺得自己好像忘記了什么。
想不起來就算了,應該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
“陳洛——”一聲凄厲的喊聲在林府的上空響起。
林知夜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站在院子里,有侍女連忙上前要攙扶,被林知夜一腳踢到地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城区|
甘泉县|
乌兰察布市|
疏勒县|
牡丹江市|
阳东县|
商丘市|
丰镇市|
长海县|
吉林省|
尼勒克县|
昭觉县|
英山县|
屯留县|
工布江达县|
琼结县|
武功县|
元阳县|
昂仁县|
阳新县|
崇明县|
河东区|
云浮市|
临猗县|
祁东县|
北宁市|
浏阳市|
甘泉县|
苏尼特左旗|
多伦县|
虹口区|
环江|
南召县|
永宁县|
河曲县|
桐柏县|
永昌县|
阳山县|
阿克苏市|
宜城市|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