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三節 做兄弟也行-《這個異界需要革命》


    第(1/3)頁

    說起董封,大家都很沮喪,原來董封真的回太學了。

    “學校公示。重新聘用董封做講師。”

    “還有,發公示敬告學子,莫要跟董先生胡鬧。”

    “還保證說,只要不答應董先生,董先生就不會做過分的事情。”

    同學們七嘴八舌的抱怨,只講清楚了董封回來的事實,以及太學對董封的擔憂,對學生做了各種危機預警。

    董封在太學鬧出那么多幺蛾子,還能回到太學,具體原因是什么不太好猜。要么是醫道世家董家背景硬,太學被迫讓步;要么是董封本身才學深厚,太學舍不得這個人才。

    以劉知易對太學的理解,應該是后者。要知道太學雖然不是官衙,可地位特殊,號稱京城三大惹不起,第一大惹不起,是朝廷里的言官,那群御史就是靠罵人吃飯的,罵的越狠,政績越穩,可謂是奉旨罵人,連皇帝都敢罵;第二大惹不起,是宮里的太監,他們依附皇權,地位特殊,常常能起到官員起不到的作用;第三大惹不起,就是太學,不是太學厲害,而是太學生厲害。這群學生,年輕氣盛,又讀了一肚子書生意氣,遇事不平,更容易出頭,歷史上沒少出現太學生圍堵宮門的記載。

    所以董家背景再深厚,不過是一個醫道世家,在太醫院中有幾人做官,或許在懸壺院有些影響力,可放眼太學,還真不算什么,因為懸壺院本身,在太學都只是小學院,地位并不高。所以太學不至于因為董家的背景,而給董封開綠燈。倒是可能因為董封的才學,而網開一面,畢竟太學向來主張兼容包并,諸子百家中許多門派根本不入朝堂,太學也開設學科,聘請名士任教。有教無類的宗旨,算是貫徹的很徹底。

    拋開董封離經叛道的黑歷史,此人的水平有目共睹,至少割下人頭還能按上去,這種手段肯定超越了時代。

    只是請回董封講學:“他講什么學?”

    劉知易很好奇,如果這人的行為被限制住了,他倒是很有興趣去聽一聽他的學問。

    “他不講學,只做鉆研。”

    啊?一個專職研究的教授?白嫖學校資源為自己出成績?

    好像也不是壞事。

    劉知易心里竟然有點遺憾。

    “散了吧,散了吧。今日就到這里。”

    齋長下令放學。

    放學后去哪里,有人很有興致:“劉兄,上次你說的花酒的事兒?”

    于所為期待道。

    劉知易看到張景也沒走,默默站在一旁,顯然有話要說,示意尤所為先走。

    于所為頗有些遺憾的走了。

    等眾人都走了之后,張景也沒說話,坐在自己桌子上,裝作翻看醫書,手卻有些抖。

    劉知易會意,主動走過去:“張兄。有件事勞煩。”

    張景冷冷道:“請說。”

    語氣已經很客氣了,用了一個請字。

    劉知易笑道:“不知張兄何時有空,我們探討一下細胞學。”

    張景頭都沒抬:“現在!”

    大概覺得自己有些迫不及待,不符合人設,掩飾了一下:“我是說這會剛好有空。”

    劉知易直接從張景書桌上攤開筆墨紙張:“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說的再多,不如讓人看到。所以我得,不,是我們得做一個器械,讓細胞展露在我們眼前。這個器械,我稱之為顯微鏡。構成是這樣的……”

    劉知易用筆在紙上畫出了一個草圖,有目鏡,物鏡,對焦裝置構成。

    看著劉知易畫出的草圖,張景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等劉知易花完后,他問道:“這很貴吧?”

    當然很貴,物鏡可不是一面鏡子,而是一個鏡片組,打磨的精細程度,鏡片本身的通透程度,都會影響到放大倍數。必須得用最好的水晶,找最好的工匠,精工細作,精雕細琢,最后才能做出來。這樣一套鏡子,在這個時代,絕對是藝術品級別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施秉县| 南华县| 新晃| 双城市| 万安县| 松溪县| 邻水| 安陆市| 叶城县| 休宁县| 桂东县| 五家渠市| 赞皇县| 香河县| 蛟河市| 武乡县| 九龙城区| 神木县| 绥化市| 绍兴市| 灵丘县| 房山区| 古田县| 安平县| 大城县| 托克逊县| 哈密市| 昭苏县| 札达县| 文昌市| 安乡县| 客服| 孝义市| 墨竹工卡县| 伊宁县| 开封市| 阳城县| 荃湾区| 嘉善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