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可惜的是,這人的練得是猴拳,卻沒能真正降服自己心里頭的那只猴子。身法再好,可心思一亂,這人就會忙中出錯啊!” 吳奇雖然只有十八歲,但他從小在自家爺爺這個老江湖的身邊長大,聽得多了,耳濡目染,自然也是明白了許多。盡管這還是他練拳這么多年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和高手之間的實戰廝殺,可畢竟還不是一般的新手菜鳥。 很多東西他其實都知道,只是這種完全沒有經過實踐考驗的東西,因為得到的太容易,所以他往往就也不會覺得太珍惜。大多就是當時聽老爺子提過那么一嘴,說過那么一次,然后就全都拋到腦后了。非得是到這種時候,身臨其境了,親身經歷了,才會觸景生情,一下子就在腦海中想到了……。 然后這種聽來的經驗,才會迅速的被催化,成了自己的東西。并記憶深刻,再也難以忘記! 因此,吳奇在和對方交手的過程中,自身的成長也真的是顛覆式。短短幾分鐘的功夫里,他就從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小白,蛻變成了一個合格的江湖人。 以至于,他和人交手的時候,也越來越放得開手腳。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渾身繃緊,一招一式全都恨不得盡出全力,到現在越發的沉穩大氣,不急不緩,哪怕是眼見對方施展出如此厲害的身形步法,一下竄到了自己身后,他也并不慌亂。 甚至還有閑心在暗中點評了一下對方這個中年人的不足之處! 猴子多疑好動,練這門拳法的人,初學形,后學意,功夫練到了高明處,固然是能把自己練得像是猴子一樣的靈活多變,但是最忌諱的卻也是真的就把自己當成了一只猴子。講究的是要降心猿,以心馭拳,才能最終達到“形神皆妙”的上乘境界。 這人的拳法雖然高明,身法也快,但聽到外面的人聲越來越近,心思就徹底亂了,所以他這一下,就不能做到形跡全無,收斂住自己的敵意殺機。要不然,也不會被吳奇瞬間覺察了。 于是,下一刻,吳奇把腰一擰,帶的身子朝前微微一傾,他后背上的整條椎骨便瞬間一動,剎那間節節貫穿,與他不知什么時候放在后面的那條后腿形成了一條直線。 隨后,只隨著吳奇的腰胯突然一旋,他的這條腿就已經啪的一下貼著地面小小的轉過了一個弧度,勁力由上到下,貫通脊椎后背,腰胯膝蓋,一個后踢半旋,就直接提至臀尖尾巴骨處。再啪的一甩,整條腿頓時連掃帶戳,踢到了對方的身前。 而事實上,吳奇這一腳,里面也有個門道,就叫做“虎尾腳”。 乃是吳家鐵掌功里,少有的一招腿上的功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