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日本再也沒有膽氣去對抗英美法了。 這個時候,主張對華溫和爭取國際支持的原敬,在實力上已經快要趕上山縣有朋了。 于是,原敬上臺! 但是,原敬和山縣有朋之間的合作并不友好。 最直觀的表現,就在兩件事上了! 山縣有朋希望能對陳啟民強硬,原敬死活不同意,他不希望在這么敏感的時期跟中國爆發戰爭。 山縣有朋則希望通過對俄國增兵,來換取英美法對日本征服中國的支持。 但是原敬卻覺得這個想法不切實際,英美法不可能看著日本吞并中國不管。 現在,日本已經在俄國投入了七萬大軍。如果沒有英美法為日軍負擔軍費、給養,日本根本沒有大規模增兵蘇俄的實力。 英美法愿意給日本人出錢嗎? 他們當然不愿意!他們的錢都落在了陳啟民的手中。而且因為白衛軍火力的增強,他們對日軍的需求也不大了。 所以,日本在蘇俄的兵力一直維持在七萬人左右。 雙方在這兩個重大問題上的巨大分歧,讓他們根本沒有通力合作的可能性。 這一次,陳啟民的行動讓山縣有朋看到了希望。山縣有朋希望借著這個機會,挑起一場事端讓原敬不得不同意對蘇俄增兵。 在山縣有朋看來,陳啟民絕沒有對寬城警備大隊大打的勇氣。山縣有朋這么判斷的原因,就是因為當初陳啟民在實力占據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和平驅逐霍爾瓦特。 在山縣有朋看來,這就是陳啟民外強中干的表現。 殊不知,這是陳啟民早就準備埋下的伏筆。他早就從歷史書上了解了山縣有朋這個自大的老鬼子,他知道自己只要稍稍露出“氣弱”的影子,山縣有朋絕對會自以為得計,然后上當! 山縣有朋果然上當,在他看來這次事件最多就是一場小規模的沖突,了不起就是一場中隊規模的沖突。 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山縣有朋才中了陳啟民的圈套。就像陳啟民之前說的那樣,他這次的目標是張作霖,但是可以順帶打一下日本。 至于打到什么程度? 就打到讓山縣有朋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為止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