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美英蘇要組建一個受害者聯盟來收拾自己這件事,陳啟民在他們剛剛開始謀劃的時候就聽到了風聲。 不過陳啟民也沒有太在意,畢竟三國現在就是想搞什么深度合作,可能機會也不多了。 現在跟戰前可不一樣,現在三國之間的聯接通道基本上只剩下了大西洋-北冰洋航線。 他們就是想合作也沒有太大的基礎。 而且更重要的是,三個國家的各種理念都不一樣。 蘇軍現在是大炮兵主義,這取決于蘇軍的現實考慮。因為蘇軍實在是沒有制空權,想要維持自己的火力不比別人弱,只能從炮兵上考慮。 現在的美軍和后世的美軍差別不大,空中火力和地面火力兼顧。 英軍這時還在摸著石頭過河。英軍的裝備其實不差,英軍真正的問題是他們沒有美蘇那么強大的工業實力,所以當他們面對德國和中國這樣的工業強國的時候,很難在火力優勢上和敵人爭奪。 即便英國現在有了美國給的光環,也沒啥大用。 所以,即便陳啟民知道了這個消息,他還是命令自己的部隊對達卡發動了總攻。 起初的一切還都是非常順利的,可當達卡之戰進入第三天之后,雙方的爭奪進入了巷戰階段。 這個時候,陳啟民發現不對勁了。 因為中國國防軍居然罕見的,在巷戰中跟別人僵持住了! 無論是陳啟民還是馮玉祥都沒有想到這一點。事實上,這還是從保安旅時代開始,中國國防軍第一次在巷戰之中沒有占到太大的便宜。 究其原因...... 居然是那些蘇軍政工干部的功勞! 其實,那些蘇軍的政工干部們在剛剛來到印度的時候就有一種感覺。 英印軍應該是非常適合跟敵人搞巷戰的。 不過那個時候他們還記得斯大林的教導,于是他們就老老實實的做起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然后,當納拉揚甘杰的消息傳來之后,那些英印軍軍官看著蘇軍政工干部的眼神中就閃爍起了不一樣的光芒。 有時候,他們炙熱的眼神還會讓蘇軍的政工干部們非常的不適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