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先降魏,又暗中投漢。 句安的經歷之復雜,與夏侯霸相差無幾。 此時的他,除了趙廣之外,已經信不過任何人,包括皇帝劉諶在內。 拿到譙周通敵的證據之外,句安即借口巡查出了成都,帶著手下的板蕩蠻兵往漢中而去。 日漸腐化的魏軍將校,戰斗力已經急速下降,看到兇悍的板蕩蠻兵路過,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任由句安經過也無人阻攔。 等到了漢軍駐防區域,句安拿出先前趙廣給予的信物,經過了司聞曹人員的核證,終于被放行前往長安。 終于又踏上插著漢旗的國土,句安也是長出了一口氣,剛才他最怕信物無效,那他就算手里有譙周通敵的證據,也找不到人來為他洗白。 趙廣從一介軍侯,升任新漢的驃騎將軍,這飛速上升的勢頭,讓句安羨慕不已,對忐忑不安的句安來說,趙廣就是最大的依靠,他已經暗暗下定決心,要死心塌地的投靠過去。 從句安處得到譙周是魏國暗間的證據,趙廣心中對成都的局勢變化更是擔憂,鐘會還是太自大了些,他以為手底下的將領、文官一個個都是鐵桿的忠實小弟,他鐘會說怎么樣就怎么樣,這實在是太過于天真了。 —— 趙廣獲得巴蜀消息的來源,當然不會只有句安這一處。 滯留長安的鐘邕也在不時的向趙廣這邊傳遞有價值的情報。 鐘邕在長安已經快二個月,從開始時的充滿信心,到后來的如座針氈,鐘邕覺得自己已經快不能呼吸了,叔父鐘會好幾次來信詢問,與趙廣會面的情況,鐘邕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趙廣的面他倒是見過,但幾次都是在公共的酒宴或者歡迎場所,這種情況,就像后世電視、網絡上看到了領導,你認識領導,但領導不認識你。 鐘邕要找一個機會。 思來想去,他最后求到了蘇愉頭上。 蘇家是關中世家,鐘邕的祖父鐘也長期坐鎮關中長安,有過一面之識,而最為重要的是,蘇家現在面臨著很大的競爭壓力。 在蜀中各家沒有到關中之前,蘇愉、蘇紹可以說地位舉足輕重,塢堡力量是趙廣必須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姜維他們到來后,情況發生了變化。 三長制和組建民兵隊伍等制度的出現,雖然還不會影響到蘇家的發展,但缺少了塢堡力量的支撐,蘇家要想維持現有的地位,還需要有更好的表現才行。 歷史上,蘇家的起勢要到北周時期,蘇綽向宇文泰提出了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錄用主張,為隋唐科舉制度的盛行奠定了基礎。 這個蘇綽還有一個著名的“反貪對”,也可以叫做蘇綽定律,通俗來講就是用貪官來反貪官,很有意思。 蘇愉忐忑不安的向趙廣陳說鐘邕急著求見,鐘會在巴蜀的處境已經十分危險,如果再不施以援手的話,恐怕巴蜀將有大亂。 其實,趙廣近日只要有空,也經常和姜維一起商討巴蜀當前的情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