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新漢武德二年,五月四日。 永安城外,正是長江三峽中最為雄偉的瞿塘峽地段,這里斷崖壁立,高數百丈,寬不及百丈,形同門戶,有名為“夔門”。 江水辟此一門,浩蕩東瀉,山高峽窄,仰視碧空,云天一線,江水奔騰呼嘯,令人驚心動魄。同時,時有縷縷霞光從東方的白甲、赤鹽兩山之間升起,將江水映的通紅一片。 魏軍嚴陣以待,水寨旌旗招展,舟楫如林,一萬余魏軍將卒在杜預指揮下,共分成了左中右三陣。 左翼是最為熟悉水戰的李準一部,有中型斗艦三艘,小型走舸十余條,李準平素在這大江之上行走慣了,操持舟楫諳熟的很,由他在江心坐鎮,可以保證魏軍的左翼安全。 中軍所在,由杜預親自坐陣,他的坐艦比艨艟要更高大一些,但又比樓船要小,由一艘中大型平底商船改造而來。 這類商船勝在一個穩定,而缺點也是一個穩字。 太穩的結果,就失去了速度,不像艨艟斗艦,以快速的機動能力制勝。 右翼,最為靠近岸邊的兩棲水寨,是張雄一部,張雄畢竟是北方人,對水戰不甚熟悉,尤其是在江陽停留耽誤了戰機之后,杜預覺得張雄還是留在岸上陸戰更放心一點。 在魏軍的等待中,在永安守軍的期盼中,點點帆影越來越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桿船桅上的黃色漢旗、另一桿桅上的驃騎將軍趙字的將旗。 趙廣軍中,主旗和將旗一般采用雙旗懸掛的模式,也就是一旗上書寫漢,一旗幟上書寫將領的姓。 這種方式好的地方是方便識別。 不好的地方就是容易被敵軍盯上,聚而攻之。 不過,趙廣顯然不在乎這個,已經因沒有對手而閑的發慌的他,巴不得有對手主動送上門來給他的亮銀槍瀝瀝血。 雙方的距離在逐漸的拉近,很快就進入到了箭矢的射程范圍,遠程打擊對順風的漢軍一方有利,文虎早就測量了距離,隨著他的一聲令下,漢軍箭矢開始呈仰角向下風口的魏軍拋射。 這樣的拋射,看的主要不是精準度,而是覆蓋面,也就是心理震懾作用比較大,杜預這廂也是早有準備,一面面寬大的盾牌被舉過頭頂,將魏軍將卒遮蓋的嚴嚴實實。 其中的一些箭枝上,漢軍還綁上了燃燒的油布,但在風力作用下,真正落到魏軍戰船上的并不是很多,偶有五、六枝火箭插在船體上,也被魏軍將卒早早撲滅。 “老一套的戰術。趙廣就這水平?”杜預心中詫異,在接戰之前,他換位思考替趙廣想過好幾個方案,其中就有火箭襲擾的戰術,有準備的魏軍應對起來并不困難。 “將軍,快看,那艘艨艟突出戰陣了?”在魏軍前哨斥候的呼叫聲中,杜預抬眼望去,只見漢軍陣中一艘黝黑的戰艦當先以快捷的速度直沖過來,在它后面,還有若干小型艦船緊緊跟隨著。 “這是趙廣的坐艦,他想干什么?效仿陸戰單挑嗎?這簡單太天真了?”杜預心中對趙廣的評價開始降級。 固原一戰,匈奴左賢王劉豹兵敗的戰例,已經被魏軍將領研究了數遍,其中最讓杜預感到無語的就是,劉豹將一切都安排的很好,偏偏沒防好趙廣的野蠻沖陣。 看來,這一次趙廣還想故計重施。 “傳令,左翼向中央靠攏,右翼繼續謹守營寨,防備永安守軍殺出。”杜預將酸痛的脖子扭了一扭,發出了第一條變陣命令。 李準所部的靠攏,將加強中軍的力量,江面作戰不比陸地,一艘艘戰船緊挨著并行,要想沖撞出一條水路太不容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