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河東戰場上。 逃無可逃的閻宇終于對匈奴人完全絕望,這些只知道利用而不知道給予的胡虜,需要你的時候千好萬好,不需要你的時候就無情的拋棄不管。 趙廣在后面死追不放。 如果不是胡騎的數量超過驍騎營兩倍之多,兼之有了馬掌、馬蹬、馬鞍等胡族騎兵可甚一戰,閻宇就算想躲避也無處可躲。 怎么辦? 亡魂直冒的閻宇在最后一刻猛然想起,就在附近的解池,有一支晉軍駐扎在那里,如果能夠借用這支友軍的力量,或許能夠反敗為勝。 “向南,向南,解池方向,快!”閻宇急切大呼,不停的指揮諸胡騎兵向南面逃竄。 呼延晏死后,這支由多個胡族部落整編而成的騎兵部隊在趙廣的沖擊下,建制已經完全被打散,閻宇的大喊大叫終于讓他聚攏起了千余騎的亂兵。 人都有從眾的心理。 這一點在許多時候是下意識的判斷,與本能有關,與其他無關。 馬承跟隨在趙廣身后,劇烈的奔跑讓戰馬不停的喘息著,似乎在訴說自己的辛苦,看到趙廣如虎入狼群一般的威武戰姿,馬承只覺得胸中有一團烈火在熊熊燃燒。 大將軍沒有變,還是沓中那個向禿發鮮卑決死一戰的牙門將。 他馬承也沒有變,不管什么時候,他都會堅定的站在趙廣的身后,高高的舉起這一面大漢的血紅旌旗。 驍騎營騎軍以不到三千騎,擊破匈奴雜胡七千眾,在雙方裝備差不多的情況下,將領的榜樣作用、隊伍的士氣、拼死一戰的斗志,決定了最后的結果。 嚇破了膽的閻宇帶著殘兵敗將朝解池方向瘋狂逃竄。 放虎歸山,必有后患。 趙廣哪里會放過閻宇這個叛徒,依靠繳獲的戰馬換乘,驍騎營漢軍在后面急追,兩支騎軍就在黃河對岸卷起漫天塵土。 —— 黃河南岸。 漢軍參軍周巨呆呆的坐上一艘只能容下三、五人的小舟上,眼眸通紅的他,已經記不起有多少次回憶起柳隱被胡斧劈中的畫面了。 老將不死,只有凋零。 好一陣后,周巨猛的擦了一把眼角的淚水,朝著黃河下游彎角的潼關方向劃去。 從上游飄流而來的漢軍將卒尸體、還有破碎的旗幟、木板、帳蓬,讓在黃河邊巡查的潼關守軍將士心急難安。 文鴦已經數次前出到達蒲津關查看,卻只見對面一片狼籍,井然有序的漢軍營寨已經不復存在,等到周巨被救上岸時,文鴦、張護雄終于從他口中得到了閻宇率胡騎偷襲漢營的確切消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