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騰根(1)-《百妖譜》
第(1/3)頁
第三十八章 騰根(1)
楔子
既然能遇見個讓你不想離開的人,就留下吧。
巫城并不太大,人卻多,熱鬧得過了頭。
春天的溫度也越發高了,午后的太陽曬得多了也會發熱流汗了。
磨牙抱著快喝光的水壺,蔫蔫地縮在一棵跟他一樣蔫蔫的樹下,濃郁到辣眼睛的香火氣從前頭那一片暗紅色的圍墻里撲出來,伏在身邊的滾滾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磨牙雖然在看地圖辨方向這件事上不是太擅長,但也依稀覺得巫城的方向跟京城的方向并不太一致。
他質疑過桃夭選擇的路線,說往巫城走的話,好像是繞路了,往京城去的路不該是往這里。
但桃夭非要來這里,還說條條大路通京城,不論路途遠近,都是修行,不該存有分別心,身為和尚居然連這個禪理都不懂,還成天去計較多走幾步少走幾步,如此狹隘,又如何得成正果……好吧,磨牙無言以對,一個明明走錯了方向還能如此一本正經的女子還是不要試圖同她辯駁了。
可是,也實在繞得太遠了,本來身上就沒多少盤纏,單靠化緣來果腹只能是飽一頓饑一頓,不過幸好桃夭暫時管住了自己,路過賭檔啥的也沒再手癢去試運氣,頂多眼睛發亮地往那邊瞅幾眼,然后搓著手嘀嘀咕咕不知說什么,反正往巫城的路上她心情都挺好,也不知道在高興個啥,就連對滾滾的態度都好了不少,還說有朝一日要替它尋個小母狐貍當老婆……
面前這片暗紅的圍墻后,是巫城里最熱鬧的地方,有吃喝玩樂的店鋪,有香火旺盛的道觀,還有一座比道觀的香火更旺的叫“神女閣”的地方,就在道觀斜對面——一個跟普通商鋪差不多大小的場所,門口掛著一塊披了紅綢的匾額,寫著“神女閣”三字,每個字都拿金粉細細涂了,陽光下閃閃發光,奢華得很。
大門左手邊立了一個半人高的石制大香爐,里頭插滿了粗粗細細的香;右手邊坐了個頭發梳得溜光,往腦后挽成個髻的中年婦人,身形豐腴過頭,還穿了件水紅色的袍子,宛如個龐大的紅包坐在一張寬大的木幾后頭,擺弄著堆放在上頭的香。
一只青銅造的大蟾蜍張大嘴巴蹲在木幾一角,脖子上還掛著鈴鐺。
凡是以神女閣為目的地的人,都會在進去之前,往蟾蜍的嘴里扔進數目不等的銀錢。
然后中年婦人會遞給他們一把香,點燃之后他們會虔誠地對著神女閣的匾額拜拜,最后插進香爐里。
做完這一切后,再往中年婦人那里領一張寫了數字的木牌,十號以內的可以進神女閣等候,十號外的只能在門外排隊,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神女閣的來客是真不少,香爐的香前赴后繼從未有熄滅之時,蟾蜍肚子里的銀錢不用多久就會爆滿,中年婦人一天大概要花好幾次工夫揭開蟾蜍下的底座,把錢倒進口袋里。
幾個小道士提著蔬菜瓜果從神女閣前走過去,臉上盡是鄙視嫌棄但又隱隱羨慕的神色,一個又非寺廟又非道觀的地方,香火竟然旺過他們,是個人都會不高興呢。
早在還沒有進巫城城門前,就已經聽到“神女閣”的大名了,幾個結伴而行的婦人,手里拎著雞鴨,風塵仆仆地往城里趕,其中一人還順勢扯住同往城里去的桃夭,問她神女閣怎么走法,桃夭說她也初來乍到并不知曉。
婦人們很著急的樣子,又扯住另一個當地人問,這才得了答案,一路小跑地去了。
看她們急匆匆的樣子,桃夭好奇地問那當地人,神女閣是什么地方,一個廟么?
當地人連連擺手,說那地方既不是廟也不是道觀,里頭只得一個婦人,人稱古婆婆。
大約是一年多前吧,古婆婆帶著她的幾個手下,租下了那間鋪子,開了這間“神女閣”,據說是專為人解決姻緣之事。
時日一長,不知怎的就興旺起來,以前那些常去道觀里求姻緣符的人都成了神女閣的客人,一傳十十傳百,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
桃夭覺得奇怪,說這神女閣莫非干的是替人扯紅線的媒婆勾當?
那當地人卻神秘起來,說古婆婆可比媒婆厲害多了。
撇開尋常男女不說,那些面容丑陋的、身有缺陷的,被所有人都認定嫁不出去的女子,聽說去了神女閣之后不久也都覓得良配,還有那些哭著罵自家郎君不是東西,發了小財就不要糟糠的婦人,或者跟夫君有各種各樣矛盾的女子,只要去找過古婆婆,就沒有化解不了的困境。
甚至有人說古婆婆是月老臨世,那些從中獲益的人簡直要把她當活神仙供起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呼图壁县|
察隅县|
赤峰市|
凯里市|
饶河县|
来宾市|
板桥市|
吉林省|
永福县|
尚义县|
林口县|
广水市|
哈巴河县|
牙克石市|
公主岭市|
上高县|
昌宁县|
昌吉市|
五峰|
蓝田县|
德昌县|
九寨沟县|
石阡县|
龙门县|
鲁山县|
怀宁县|
长岛县|
瑞金市|
普陀区|
拜城县|
甘德县|
温宿县|
宿州市|
英超|
习水县|
垣曲县|
古丈县|
涟水县|
嘉兴市|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