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是說燕代?”嬴政的語氣極為輕慢,“蕞爾小國,不足掛齒。” 嬴政的心思,還在燕代那兩個小國上。 扶蘇作揖。 “兒臣的意思是,君父掃六合,一統(tǒng)天下,不過是完成了地域一統(tǒng),但是如今我秦國還未完成人心之一統(tǒng)。” “人心?”嬴政對這個問題有些惱,口中喃喃,“又是人心。” 人心不齊,這是秦國的大問題。 秦國的問題之一就是沒有解決思想一統(tǒng)的問題。 這個問題,最好是在天下戰(zhàn)亂剛剛結(jié)束的時候就著手解決。 而秦國素來號稱以法治理國家,所以這法是萬萬不能廢除的。 那么扶蘇自然要順勢而為,在秦法上做文章。 人心的問題,嬴政也早就意識到了,對此,嬴政很快給予回應(yīng)。 “如果給寡人一年的時間,寡人尚會擔(dān)憂這人心不齊的問題。但是上天若給寡人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寡人相信,天下再無不服寡人者。” 該想的問題,嬴政全部都想過了。秦國需要時間。 扶蘇聽了這話,只覺得嬴政一下就變回到從前了,但是對于嬴政這樣的變化,扶蘇不覺得他是變化無常。 說方才的那種懷柔施恩之話,對于嬴政來說,才是反常。 這用暴力解決問題,才是嬴政一貫以來的思路。 而且對于一個擁有百萬之師的王來說,不讓他想著用最簡單的暴力方式解決問題,反而是強人所難了。 “扶蘇以為,若是改革秦法,那么君父最多只用十年之久,便可讓天下人心皆歸心。” 嬴政其實是個有些急功近利的人。 所以扶蘇提出的設(shè)想,自然讓嬴政心動了。 以更快的速度,達到嬴政的政治目標,對于嬴政而言無疑是極大的誘惑。 嬴政不假思索道。 “善。” 隨即,嬴政又問: “雜糅百家,設(shè)立新法,茲事體大,如何為之?” “兒臣請君父下令,召集諸子百家之杰前來咸陽,設(shè)立太學(xué)以納之,歸納百家之術(shù)于秦法。將秦法改良為適應(yīng)天下萬民之術(shù),天下百姓,皆以新法為處事之守則。” 辦法總比困難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