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信聽了這話,一臉哀怨。 趕驢子的人,每逢驢子不肯走,鞭子沒有用,就把一串串胡蘿卜掛在驢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這笨驢子以為走前一步,蘿卜就能到嘴里,于是一步再一步繼續向前,嘴越是要咬,腳愈會趕,不知不覺中又走了一站。 拿住朝臣,可以用這樣的法子。 軍功制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呢,對李信來說,他眼前的二世手中可沒有胡蘿卜,至于鞭子,只要他大敢動他一下,那他就不干了。 二世手中為什么沒有胡蘿卜,原因很簡單,這些人都是先帝嬴政在世時,一個五大夫、一個更造、一個胡蘿卜一個胡蘿卜喂大的。 至于李信,嬴政喜歡他,給他的胡蘿卜,又多又好,足以讓他無所畏懼,所以他對二世并不怎么上心。 他可是勇武侯。 朝中有功勛的人可并不多,而他卻是屢建奇功。 李信私以為,他是繼秦國名將白起和王翦之后的第三位。 至于蒙恬,蒙恬是絕不如他的。 扶蘇看著李信忽的這么激動,左右搖頭不說,還氣洶洶的,扶蘇自然眼底微微一暗。 “勇武侯這是作何?為我秦國將士,自然而然要聽護軍都尉之言。更何況,這護軍都尉,乃是先帝所設,難道勇武侯對護軍都尉有所不滿嗎?” 外面的風聲,李信一點也沒落下。 護軍都尉向陛下進諫,弄的陛下好沒面子,最后是丞相帶著百官順了皇帝的意思,這可把蒙恬還有他的黨羽給晾在了一邊。 李信又是唉聲嘆氣一番。 “陛下,臣不敢對護軍都尉不滿。只是……” “只是什么?” “陛下,恕臣直言。陛下初繼位,對于軍政大事還不熟悉。這戰時作戰,不比朝中政務處理,政事除了天災之禍,旁的可以稍微延緩時期。但是這作戰,耗費大量兵馬戰車糧草不說,還需要講求天時地利人和,更要求時機?!? 李信這話說的,頗有看不起他眼前這個軟塌塌的皇帝的意思。 畢竟,扶蘇本來走的就不是秦始皇嬴政的那個霸道帝王的路子。 扶蘇心中忍耐著,為了大局。 李信講了一大堆,只以為扶蘇對于軍政之事不熟悉,說到最后,話鋒一轉。 “護軍都尉作戰,多以重兵威壓。以我秦三十萬精銳對付邊地那連萬人都不到的小股突襲部隊,焉能不勝;攻城略地,拔的都是荒城。說什么戰功顯赫,比之當年武成侯、通武侯,所差多矣?!?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