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薛暢想要帶領徒弟們在府內安心修煉,但事情并不如他所愿,即使他在六月那天已經公開宣布暫時不招收徒弟,每天仍然有一些人帶著孩子上門想要拜師,還有不少武林人登門想要向薛暢求教,他們中有部分人是聽聞薛暢善于教徒的名聲,真心前來請求指點,而有的則是懷著惡意而來,他們嫉妒薛暢年紀輕輕就能開創門派,想以交流切磋為由,將其擊敗而揚名。 薛暢對此煩不勝煩,他拒絕了所有要求拜師的人,但卻沒有完全拒絕那些上門的江湖人,他告訴他們:逍遙派新建,事務繁多,暫時抽不出時間,如果想要交流切磋,可以在三個月之后再來。 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薛暢在擊敗最初上門的幾個武林人之后,發現確實如系統中所說,他沒有獲得一點威望值。所以他才想著等徒弟們的武功再提高一些,再同這些武林人較量,既可以培養他們的實戰經驗,同時贏了還能給他賺取威望值。 想法是很美好,但眼前的麻煩還是得先解決,尹彬給他提了個建議:臨時雇用武藝較高的鏢師擔任門房,嚇阻那些強行登門的客人。 薛暢采納了這一建議,在實施之后也確實起到了作用。 到了7月,“薛暢創立逍遙派”一事得到了朝廷的正式認可,并且成都巡武司為他申請的贈地也獲得通過,自此原屬于鐵劍門土地中有4頃土地歸逍遙派所有(按大周的計量,一頃土地大約等于40畝,相當于6萬平方米)。它距離成都府城南不到40里、位于蜀江東岸,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不但利于耕作,還利于水運,可把逍遙派眾人高興壞了。 薛暢帶領薛福、尹斌和王煊跟隨巡武司官員前往城南,確定了贈地的位置、大小和歸屬之后,四人經過一番商議,決定在這塊贈地上修建一座小的宅院,作為逍遙派的分院,同時招募農夫,在此耕作農田、養殖牲畜,既可以給逍遙派弟子的成長提供營養支持,也可以為錦城飯鋪的擴張提供物質保障。 與此同時,他們還決定要在這塊增地的河岸修建一座簡易碼頭,原先薛府后院臨河的廢棄碼頭也要重新啟用起來(薛府最早就是靠水運起家的),這樣屬于逍遙派的兩地就可以通過水運連接起來,物資運輸也變得方便。而且有了碼頭,還可以雇傭漁夫去蜀江里捕撈鮮魚,擴展錦城飯鋪的食譜。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商議完畢,薛暢就撒手不管了,交由薛府、尹彬、王煊三人去執行。 考慮到宅院、碼頭的修筑,船只、漁具、農具的添置,以及農夫、水手的雇傭……這所有事情一旦開展起來,所花費的錢財絕不是小數,為了避免財政吃緊,同時蜀王被打倒、逍遙派的建立,薛暢也不再懼怕成都權貴們的覬覦,于是他向尹彬提出了“改錦城飯鋪為火鍋店、在全城推廣火鍋”的計劃。 已經掌管了飯鋪一個月的尹彬知道錦城飯鋪在市集那邊有多紅火,即使是在酷熱的夏季,也難以阻擋成都民眾吃麻辣燙的熱情,因此對這個麻辣燙的升級版——火鍋非常上心,還就火鍋底料如何大批量制作和如何保密等問題同薛暢進行了商討,最后滿懷激情的去實施。 又過了兩天,余上石和木藥生終于帶著家人來到學府,看到大門門楣上掛的“逍遙派牌匾,雖然二人早有預料,此刻是徹底的放下心來。 由于事先早有準備,兩家人很快就安頓下來,接著就是進行拜師儀式。 余上石有一個兒子叫余之鮮,與徐熙同歲,長得干瘦,皮膚黝黑,看起來像個黑猴子,始終被他父親拽著手,據他說這孩子精力旺盛,要不盯著點,一松手他就跑沒影了,還得費力的去找。 木藥生有一個女兒,叫木棉,同樣是十三歲,相貌俏麗,身材也較瘦弱,看起來有點怕生,一雙大眼睛卻充滿好奇,一進府就東張西望的看個不停。 拜師儀式在大廳里舉行,和以前相比要隆重多了,但和其他門派相比卻很簡單,關鍵是他沒有邀請外人來觀禮。 薛暢主要是考慮到這段時間由于薛府的嚴防死守和他的態度強硬,使很多人熄了來逍遙派拜師學藝的念頭,好不容易有了點清凈,如果他現在收徒的事情傳揚出去,恐怕薛府的門檻又要開始被踏破了。 所以這一次的拜師儀式只在內部進行:薛暢坐大廳正中,兩側分站徐熙、樊獒、胡秋荻、薛五、薛雨婷、韓雪、韓英七名弟子,薛福、王煊、尹彬和余上石、木藥生在一旁觀禮。 兩個孩子口稱師傅、大禮參拜完之后,奉上香茶。 薛暢各喝了一口,然后當眾宣布:收余之鮮和木棉為他的八徒和九徒。 接著他又親自為兩個徒弟披上了逍遙派的門派制服。 一個門派是需要有自己的制服,這樣才能顯示出是一個統一的團體,比如青城派弟子穿的是青翠色的道袍,峨眉派弟子則是純白色僧袍,唐門子弟穿的是金色錦衣…… 薛暢設計的逍遙派服裝是基于他創建逍遙派的本意——藍天白云之下縱橫江湖、逍遙自在。所以逍遙派服裝是以藍色為底、以白色為云紋的短打勁裝,顏色和圖案的設計看上去很舒服,給人飄然出塵的感覺,穿起來又很簡便實用、活動自如。當然天氣寒冷的時候,會在外面套上厚實的長衣,同樣也是藍天白云的圖案設計,不過以巴蜀的氣候而言,長期練武、體格強健的弟子們穿長衣的時間估計不會太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