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可不是一個本分的人,或者說他們一族都不是本分的人。 本分的人,怎么可能在亂世爭得一席之地? 王師范所在的王氏一族是世家大族,約有二百余口人。 王師范的父親名為王敬武,早年驅逐平盧節度使安師儒,自領平盧節度使,成為一方軍閥。后又在平定黃巢起義中立下戰功,官拜同平章事。 而后王敬武去世,年僅16歲的王師范繼任平盧節度使。 唐昭宗見王師范尚且年幼,不過一介少年,便派出太子少師、忠武軍節度使崔安潛至青州,與王師范部下的一名叛將棣州刺史張蟾里應外合,欲將王師范從平盧節度使的位子上拉下來。 然而唐昭宗卻沒想到,王師范人雖年幼,卻殺伐果斷。他先斬叛將盧宏,后誅殺同亂者數人,然后親率大軍攻棣州,擒斬張蟾,崔安潛九死一生,這才遁還長安。 唐昭宗聽聞崔安潛兵敗的消息,這才不得不任命王師范為平盧節度使。 而后的事,就是唐昭宗身死國滅,王師范高舉興復唐室的大旗,起兵伐朱溫,兵敗投降。 這聽上去......有點諷刺,不是嗎? 與當時的諸路軍閥一樣,王師范也不是忠于唐室之人,但卻擅長利用興復唐室的大旗。 戰亂之年,這類諸侯比比皆是,真正想要拱衛唐朝的軍閥存在嗎? 當然不存在! 就說岐王李茂貞,說他是忠于天子之臣,簡直荒天下之大繆。 李茂貞的岐王怎么來的? 打下來的! 打的誰? 當時的天子,唐昭宗李曄! 景福二年,唐昭宗恐李茂貞勢大,出兵討伐李茂貞,但反為李茂貞所敗,李茂貞領兵進軍長安問罪,縱兵大加搶掠,將許多宮殿付之一炬。最終在韓建的調停下,李茂貞被加封為岐王,并拜尚書令,撤軍長安。 天子?笑話也! 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耳!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朱友寧可謂是深諳此理。 所以他此行才特意帶上龍驤軍精騎一千。只要沒遇到大天位那般高手,憑借這一千精兵,都可應付得了。 ...... 王師范雖有意隱瞞,但王氏一族的人還是知道了府宅外玄冥教正在開掘的大坑,就是為王氏家族的二百余口準備的墳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