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日。 時任鎮南軍節度使的黃訥,見梁軍大軍兵臨洪州城,便召開軍事會議,有意獻城與梁。 鎮南軍眾將皆不敢言,統愿隨黃訥投誠。 不料天師府的祭酒真人許幻卻當場怒言而斥。 “你為節度使,本應保境安民,為何反教將士們降敵呢?!且吳國援兵旦暮且至,為何不可再等幾日?萬一援絕勢窮,汝等可降,天師府卻不降,寧可刎首!汝等出獻梁軍,自求多福,天師府終不愿賣國求榮!” 黃訥并未反駁許幻的話,實在是因為天師府在抵御馬希鉞大軍的過程中,出了不少力。 若是沒有天師府的出力,洪州早就淪陷在馬希鉞的大軍之下了。 不然許幻一介女流之輩,也不可能有資格參與此次軍事會議。 許幻既然有功,黃訥也不好反駁。 只是黃訥已經知道不可能有援軍到來,而且自己受制于人,生命垂危,于是權當聽不見許幻的話。 許幻見黃訥視若自己如無人,一氣之下,帶著天師府數百教眾回到天師府去了。 許幻帶人離開后,黃訥便派出使者到梁軍軍營,說明降意。 朱友寧接見使者之后,立刻對其道:“汝若投降,決不殺汝,如或食言,白日在上,不得好死!” 于是黃訥便詣闕請罪,鎮南軍兵眾五萬,統隨黃訥投誠。 朱友寧率軍進城后,好言撫慰,并告訴黃訥,自己不日后將上表皇帝陛下,讓黃訥繼續為節度使。 ...... 黃訥投誠獻城之后,朱友寧毫不費力便得了洪州城。 進城后,朱友寧立刻就派人頒布安民榜,承諾對城內官民秋毫無犯。 梁軍進占洪州城之后,也確實沒有燒殺劫掠,所以幾天之后街道上已經有不少行人了。 但行人一多,便容易出事。 當下大街小巷里,都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言論。 “那黃訥是什么東西!連打都不打就投降了,讓我們平白做了梁軍手下的奴隸!” “就是!那黃訥不過就是一個賣國賊!倒還不如天師府有骨氣!” “聽說那天師府的祭酒真人許幻,就非常有氣節!” “依我看,那黃訥不過就是一個假仁假義的叛賊奸臣,人人得而誅之!若是前任節度使劉公還在,肯定不會如此窩囊!” “我覺得劉公之死跟那李嗣源沒有關系,恐怕就是黃訥所為!” “兄弟們,要不咱們反了吧?” 這話一出,原本還在聊天的眾人頓時停了口。 他們轉過頭看著那個口出狂言的人,都離他遠遠地。 一會兒,便有人說了:“城都獻了,遇上這等事也沒法,況且梁軍也沒燒殺搶虐,咱們又沒有武器,說這些有什么用?要是把梁軍惹怒了,大開殺戒,咱們豈不是連累了洪州城的鄉親?” 說罷,眾人一哄而散,各回各家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