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吳國在孫權死后,就變得分崩離析,這是施績沒有想到的,從朱治開始,當時還是姓朱的施然、施績帶著族中勇士為吳征戰。 與曹魏交戰于合肥時,施績還是沖鋒陷陣的小校,跟著父親先登攻城,于云梯之上持刀攀登。 與蜀漢交戰于夏口時,施績是軍中的裨將,獨領一隊勇士攻打步氏家族占領的叛亂之城,而巧合的是,陸抗當時也在城中。 對于陸抗的到來,施績既是感動又是不安。 “公緒,你要相信陛下,他心胸開闊,志在天下,有高祖、光武之才,大漢的復興,需要天下有識之士的共同參與,你這一身本領,要是荒廢了,那才是可惜?!? 有陸遜、朱然上一輩的交情,有父一輩都曾是東吳大將的相似經歷,陸抗殷殷相勸,并不會引起施績多少的反感。 “幼節,就算陛下不介意,步氏還有軍中有親眷死于我手中的人,他們也會有怨念。”施績還有些顧慮,喃喃不確信的說道。 在他想來,自己這個和蜀漢作對多年的吳國大將,能夠退隱鄉邑,保全一命,就是萬幸。 陸抗聽言搖頭,安慰道:“公緒,兩國交兵,各為其主,有死傷也是常事,這怪不得我們統兵之人,要是連這點心胸都沒有的話,陛下也不會容他?!? “你再來看,漢吳之間雖有不快,但畢竟曾結盟了一段時間,戰事也就那么幾場,漢魏之間是仇敵多年,現在漢軍之中,歸降的前魏將領,也有郭淮、夏侯霸等數人,他們與漢軍將士之間的恩怨,可比你施公緒要大得多,深得多?!? 聽到陸抗這么一勸,施績長久沉默無語。 最后,他終于嘆息一聲,向陸抗低下高傲的頭:“幼節,陛下那里,還要煩請你幫忙說項,朱家、施家的子弟,不能因我一人而荒廢了,至于我的去處,就由陛下作主吧?!? 施績屈服了。 他不是孫氏宗族的子弟,也不是朱治的真正血脈,從他父親施然開始,施家兩代人為了孫吳,已經付出了甚多,現在吳國已亡,要是再抱守殘缺,那就是愚不可及了。 有張嶷、陸抗、薛瑩等人安頓后方,劉封即馬不停蹄的乘船東下,與丁奉的漢軍主力一起,合攻孫吳在江東最后的重城吳郡。 吳郡,也就是后世的蘇州城。 這是一座開發極早的歷史文化名城,春秋之時七霸之一吳國的都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