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果不其然第二日去了學堂,別人看你的眼光是詫異的,連著夫子也覺得驚訝,成亦燦卻完全不在意的摸樣和自家哥哥開開心心的去了學堂。 “還有不到一月便是科舉了,各位平常心便好。”夫子也只是簡單的交待了下,這次還是有留堂考試的,還在那段時間沒來學堂,他可是最不喜歡考試的。 夫子之后還是吧啦吧啦說了些關于考試的注意事項以及這次主考的情況,大體和成斌說的一致的,只是可能夫子對禮部尚書這一類的大儒更多的是崇拜吧,說了好多些他的事跡之類的,導致了嚴重的拖堂。 留堂考萬幸題目是禮記:中庸 好在啊好在,萬幸啊萬幸,穆承笥逼自己背了那么久,是時候展現(xiàn)真正的技術了。 攤開紙別人還在思考的時候,成亦燦已經(jīng)洋洋灑灑的寫完了,別問為什么那么熟悉,問了就是被逼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中庸貌似很長很長很長......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