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Part10 胸有成竹,方可聊遍天下無對手-《你一定要懂的說話技巧》


    第(2/3)頁

    “打圓場”是以特定的言語去緩和緊張氣氛、調節人際關系的一種善意出發點的語言行為。“打圓場”也要講究技巧,通過下面這個事例,你會從中有所啟發:

    在結束對美國的訪問后,戈爾巴喬夫夫婦被邀請赴白宮出席里根總統舉辦的送別宴會。途經一個鬧市時,戈爾巴喬夫突然做了一個決定,下車向行人握手問好。保安人員怕他有危險急忙沖下車,圍上前去,為怕行人口袋里有武器,便喝令站在戈爾巴喬夫身邊的美國人把手從口袋里抽出來,讓行人一時不知所措。這時,還是戈爾巴喬夫的夫人比較有經驗,立即向周圍的美國人解釋說,安保人員意思讓你們把手拿出來和總統握手。頓時,氣氛緩和了好多,人們親切地同戈爾巴喬夫握手致意。正是戈爾巴喬夫的夫人巧妙的打圓場功力,將一場尷尬化解。

    【案例解析】

    經研究表明,沒有人愿意將自己的隱私曝光,若一旦被曝光,人們會因此感到難堪和憤怒。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應盡量避免涉及到別人的敏感區,避免讓對方出丑,如果發生了尷尬,那就要運用恰當的打圓場手段去化解,圓場只須點到即止。

    清末某知縣陳樹屏在張之洞與撫軍譚繼詢關系不和的關系中就能左右逢源,巧妙將二人矛盾化解,兩頭不得罪。某日,陳樹屏在黃鶴樓宴請張、譚二人及其他官員。座容里有人談到江面寬窄問題。譚繼詢和張之洞因為五里三分和七里三分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宴席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陳樹屏知道他二人是借機發泄對彼此的不滿,為了不讓氣氛變得更為尷尬,他靈機一動,謙虛地向張、譚二人解釋道:“江面水漲就寬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時便是五里三分。二位大人所言非虛,都是言之有理,為何還要爭呢?”張、譚二人聽了陳樹屏的話也明白有打圓場之意,二人順著臺階給了陳樹屏這個面子。最后,二人拍掌大笑,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案例解析】

    我們在生活中離不開打圓場這種行為,從客觀而言,別人出丑時你去打圓場,別人會因為你的解圍而感激你。從主觀方面而言,自己若陷入尷尬時,給自己打圓場不僅能給自己自圓其說,還能讓自己擺脫尷尬的境地。

    從前,有一個做事干練的道臺,他做事的方式讓大小官員都為之欽佩。某日,一位洋人上街,因為有些小孩子沒有見過洋人,所以就一直跟著這個洋人。洋人因此而大為惱火,拿起棍子就追打那些小孩子。其中有一個小孩子因為躲避不及被洋人打在了太陽穴上致死。小孩的家人一齊上來,要捉外國人。洋人舉起棍子就是一通亂打,又打傷了好幾個人。這樣,激起公憤,大家合力才把這個洋人擒住。這么人命關天的大事,偏巧肇事者又是個洋人,這讓官員們十分棘手。

    事情移交到這位道臺大人這里,他馬上就將和稀泥的招數用上了。他深知湖南民風彪悍,此事如果辦不好,恐怕鄉紳聚眾鬧事。不如先把官場難事告知這些鄉紳,讓他們聚眾去外國領事館鬧事,外國領事看見老百姓行動起來就會害怕。到這時,再由官府去說服百姓。而外國領事見他壓服了老百姓,也會感謝官府。于是,他馬上前往拜會幾個當地有威望的鄉紳,要他們齊心合力去為百姓申冤,而且還為國家爭了面子。此話一出,大家都一致稱贊道臺是個好官。

    之后,他去告知領事,如果這案子判輕了,害怕老百姓不服前來鬧事。外國領事聽他這么一說,一看窗外圍著黑壓壓的人群。道臺又說:“領事大人不必害怕,只要此事處理妥當,必然沒事。”案子判完后,道臺大人兩邊都落好。

    這位道臺觀察了兩面的情況后,出面打圓場,成功地化解了一場動亂。

    【案例解析】

    打圓場的目的就是為了息事寧人,讓雙方都對處理結果滿意,當然要提前根據情況做好分析,上面的故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不管是哪個行業的人都要學會察言觀色,學會“和稀泥”,懂得“打圓場”,無疑讓你在這個社會上多了立足的根本,讓你比別人多了一些優勢。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同事之間,朋友之間,因意見不同而造成尷尬的氣氛,這種情況該怎么打圓場呢?其實人有長短,面無厚薄。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要面子!有涵養的人自然懂得給別人留面子,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發生了尷尬,他們也知道怎樣把“圓場”打好。

    “打圓場”不是阿諛奉承,它是一種從善意角度出發的語言藝術。將這種語言形式的尺度把握得當,能讓你化解更多的尷尬,擺脫更多不利的境地。

    【聊天要點】

    凡事都有訣竅,打圓場也有打圓場的學問。歸納起來,我們在社交活動中巧打圓場的學問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說明真情,引導自省

    當雙方為某件小事爭論不休、各說一套、互不相讓、糾纏不休時,無論對哪一方進行褒貶過分的表態,都猶如火上澆油,甚至會引火燒身,不利于爭端的平息。因此,此時只能比較客觀地將事情的真相說清楚,而不加任何評論,讓雙方消除誤會,從事實中反省自己的缺點或錯誤,引導他們各自多做自我批評,使矛盾得到解決,達到團結的目的。

    2.岔開話題,轉移注意力

    如果屬非原則性的爭論,雙方各執一詞,而這場爭論又沒有必要再繼續下去。不妨岔開話題,轉移爭論雙方的注意力。

    3.歸納精華,公正評價

    假如爭論的問題有較大的異議而雙方又都有偏頗,眼看觀點越來越接近,但由于自尊心,雙方又都不肯服輸,不妨將雙方見解的精華歸納出來,也將雙方的糟粕整理出來,做出公正評論,闡述較為全面的雙方都能接受的意見。這樣,就把爭論引導到理論的探討、觀點的統一上來了。

    4.調虎離山,暫熄戰火

    的爭論,發展下去就成了爭吵,甚至導致大動干戈。如果雙方氣正旺,大有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勢,應冷靜下來,當機立斷,借口有什么急事(如有人找,或有急電),引當事人走開,暫時脫離爭論,等消了火氣,頭腦冷靜下來了,爭端也就趨于平息了。

    如你想讓兩個過去抱有成見的人消除前嫌,假如你的親人突然到過去關系很壞的人而你又在場,假如你作為隨從人員參加的某個談判暫處僵局……作為第三者,你應首先聯絡雙方的感情,努力尋找雙方心理上的共同點或共同感興趣的問題。一幅名畫、一張照片、—盤棋、一個故事、一則笑話、一句諺語、一段相同或相似的經歷,乃至一杯酒、一支煙都可能成為雙方感興趣的話題,都可以成為融洽氣、打破僵局的契機。

    軟硬兼施,才可有效“領導”對方

    交際是一個善變,沒有定局的過程,它需要軟硬兼施、剛柔并濟。俗話說:“人無鋼則不立。”但也有“木太直則折”的說法,太過強硬,會顯得無情尖銳;太過軟弱又容易被人忽略或被人欺負。所以,一味強硬或一味軟弱都不是好的處世方法,軟硬兼施、剛柔并用才是好手段。

    有這樣一個故事:

    電器公司的杜老板是個脾氣非常不好的人,有時他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動不動就向員工發脾氣。很多人都認為,他的員工肯定非常討厭他。于是,有人想看杜老板的笑話,就專門去問了員工。

    結果員工小李卻說:“我們老板很好,他雖然脾氣不好,但也會示弱。”

    據小李說,有一次老板跟他單獨說事,還沒說幾句暴脾氣就上來了,他狠狠地敲著拐杖,沖小李喊:“這個問題我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記不住?”

    一旁的小李很委屈,這明明不是他的責任,是老板記錯了,憑什么要記在自己頭上。雖然這么想,但他又不敢說。

    杜老板看小李不開口,繼續狠狠地批評,罵著罵著,他忽然意識到了,這好像不是小李的問題,于是趕緊停了下來。

    “那個小李,你看我剛才罵你罵得拐杖都彎了,你能不能把它弄直啊?”

    小李聽了頓時覺得好笑,趕緊走過去幫杜老板把拐杖弄直了。

    “謝謝你啊,你真有力氣,我剛才火氣太大了。”

    聽到這里,小李雖然心里還是很難受,但也不至于太生氣了。

    小李剛回到家,一開門就看見妻子擺了一桌子飯菜,他非常好奇,平時這個點還沒做好飯啊。

    “之前你的老板給我打了電話,他說今天在公司批評你了,你的心情一定不好,讓我提前多做些好吃的安慰你。”

    聽了妻子的話,小李又驚又喜,第二天上班時,他又恢復了以往的干勁兒和活力。

    【案例解析】

    上例中的老板雖然錯怪了小李,但他畢竟是上司,有自己的威嚴,小李不敢挑戰只能自己一個人生悶氣。老板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又主動調節氣氛,施與關心,如此恩威并施,小李非常受用。不但不記恨老板,還為老板的做法感到又驚又喜。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希望樹立自己的威嚴,讓大家對自己馬首是瞻,以自己為中心。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就出現了許多“強硬派”,態度、話方式都非常尖銳,絲毫不妥協。但這樣的人往往得不到大家的認可,還被認為難以接近。

    人一旦有了這種不可侵犯的感覺,缺乏親和力,就容易陷入困境,讓誰也不愿意接近。

    相反,有的人在平時的為人處世中輕易不會計較,常常讓步,在他人眼中,他們親和力十足,一點自己的鋒芒也沒有。適當的軟弱是一種智慧,但凡事有度,“柔”過了就變成了懦弱。如果一直毫無原則地退步、妥協,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崇。

    軟、硬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兩者太過都不是明智的處世之舉,二者結合,剛柔并用才是上策。

    就比如,生活中只用一種方法辦事是很難行得通的,單一的方法存在缺陷,只有軟硬兼施、剛柔并濟才能把事辦好。

    眾所周知,人都是感情動物,通常我們對他人友好、以誠相待,對方也會喜歡我們。但在交際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很多交際高手,有時一不注意就容易掉入他們的語言陷阱。這時,我們不妨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不卑不亢地跟他們周旋。

    總之,只有把恩威并施的方法運用到人際交往中,才能更有效地領導他人,贏得對方的尊敬和賞識。

    在使用軟硬兼施、剛柔并濟的手段時,可以找人來配合自己,一個強硬,一個軟弱,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如此更容易發揮恩威并施的作用。

    在一本寫關于企業的雜志上看到過一個例子:

    天衣公司接到了一筆大單子,負責洽談業務的小趙遇到了難題,對方說要從他們公司預訂2000件衣服,但價格要優惠20%,小趙當然不能答應。

    于是他就跟主管上演了一出剛柔并濟的好戲。

    小趙和客戶還在交談,主管推門進來,態度非常強硬:“我們公司的衣服質量有保證,而且款式新穎,最多讓利10%,多一點也不行。”說完,主管就出去了。

    “我們主管就是這暴脾氣,你別太在意。”小趙趕緊打圓場,開始用“柔”術,“不過我們公司的衣服質量確實好,肯定是暢銷貨,到時候你還怕沒有大利潤?”

    就這樣,在主管和小趙的“軟硬兼施”下,客戶沒有再提過分要求,順利簽下了訂單。

    【案例解析】

    在必要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找人唱“白臉”,自己唱“紅臉”。對方會感覺“白臉”的人不好惹,必須謹言慎行;緊接著遇到“紅臉”,對方會頓時感覺松了口氣,非常慶幸。兩者交替,很容易達成自己的目的。

    總之,在交際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你對他好,他就會覺得你好欺負,不買賬。這時,有必要轉換自己的社交策略,用強硬的態度與之斗智斗勇,反而會更有效。

    一味軟弱,會讓人輕視;一味強硬,又會樹敵。只有軟硬兼施、剛柔并濟才能游刃有余地處理人際關系,變被動為主動,靈活地游走在交際中。

    【聊天要點】

    1.對方強硬,你也不能軟

    在交際中,不是只有以和為貴,也不是只有劍拔弩張。在必要的時候,要敢于用強硬的手段對付別人,尤其是對方觸碰到自己的原則或欺人太甚時,一定要予以堅決反擊。這樣的人通常都是欺軟怕硬,如果一味地對他們忍讓,最后只會輸得更慘。相反,如果你表現出更強硬的態度,通常他們都會乖乖就范,知難而退。

    2.考察好對象,再決定用什么方式

    還有,在使用軟硬兼施的手段時,要考察好對象。如果對方占據了足夠優勢,或者是經驗豐富的老手,最好放棄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們很容易察覺到;如果對方經驗不足,同時處于被動地位,這時剛柔并濟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式,并且很容易達到理想的效果。

    3.對方妥協,你也要懂得給臺階

    如果在交際中,對方的語氣忽然軟了下來,那我們也不需要再緊繃著,甚至氣焰囂張。過分強硬只會讓對方下不了臺,一旦刺激到對方,很容易引起仇視心理,不利于計劃的順利進行。

    對方態度變好,就說明他已經選擇了妥協,之后只要慢慢說服,給足對方面子就能達到目的。沒必要過分強硬,得理不饒人。

    必要時,“丑話”就得說在前面

    在聊天中,大都以和為貴,彼此尊重,互相體諒,盡量不說“丑話”。但在必要的情況下,我們要把“丑話”說在前面,給對方一個心理準備,讓對方有所警覺。如果忽略了這些,以后出現了麻煩,就有些說不清道不明了。

    很多時候,說“丑話”不是為了讓別人難堪,而是提前達成“君子協議”,在彼此清楚的情況下往來。目的就是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我一個妹妹叫杜文,是一個長得非常好看的姑娘,但她的外號卻是“丑小姐”,這是為什么呢?其實是因為杜文在跟人交往時,有什么事都會提前說,不會等不愉快發生了之后再說。

    “小文,有些‘丑話’你沒必要提前說,很多時候別人聽了會不高興。”有朋友不理解杜文的行為,認為她不但多此一舉,還容易得罪人。

    “我不覺得那些‘丑話’有什么不好,也許不是很好聽,但都是必要的大實話。”杜文認為這樣才是對的。

    有一次,同事家里有事,來跟杜文借車。

    “小文,我家的車壞了,我想問你借車可以嗎?”同事詢問道。

    “當然可以,你需要借幾天?”

    “大概三五天吧,你這兩天用嗎?”同事怕自己借走太長時間,耽誤杜文的事。

    “我暫時不用,”杜文開玩笑似的說,“車子時間長了,發動機不怎么好用,使用時間長了容易熄火,你要注意點,萬一誤事了可不要怪我啊。”

    同事早就習慣了杜文的說辭,沒說下文就直接把車開走了。

    同事一家開車旅游,結果途中下起了雨,路不好走,車子陷入泥坑怎么也出不來。加大油門時發動機忽然熄火了,車子怎么也打不著火。

    “杜文這是什么破車啊?真倒霉。”同事一家連聲抱怨,那天等雨停了他們才找人把車修好。

    同事在還車時,滿臉不高興,杜文說:“我早跟你說過了,你還堅持借車,這可不能怪我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金县| 绿春县| 固安县| 兴隆县| 合水县| 罗定市| 维西| 柘荣县| 柳河县| 新丰县| 丹凤县| 胶州市| 登封市| 和平县| 定日县| 青铜峡市| 平山县| 双鸭山市| 巴楚县| 方城县| 新兴县| 益阳市| 三亚市| 罗山县| 和平区| 英吉沙县| 卓资县| 调兵山市| 乌拉特后旗| 宿州市| 伊春市| 克拉玛依市| 根河市| 安溪县| 山东| 东安县| 堆龙德庆县| 韶关市| 疏勒县| 上林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