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明太祖因聰穎過人,且富有才能,投奔郭子興紅巾軍后,立下戰(zhàn)馬功勞。” “久而久之。” “明太祖便遭到了郭子興兩個兒子的嫉妒。” ... “兩人以明太祖出身微賤,無端作為贅婿,后與自己等人稱兄道弟,故而心懷不平,常在郭子興面前日夕進讒。” “說明太祖何驕恣;如何專擅;甚且謂陰蓄異圖,防有變動。” ... “郭子興開始雖不肯輕信,可是愛婿之心,究竟不及愛子。” “只不過...” “神經(jīng)大條的明太祖并不善揣摩心計,于一日會議上旁若無人的侃侃而談,某日為軍事齟齬,竟觸動子興怒意。” “終于!” “明太祖被郭子興幽諸別室,郭子興兩個兒子又欲借此機會一絕后患,便暗中囑咐膳夫,不給明太祖送飯吃。” “馬皇后得知此事。” “自然心疼丈夫,所以便悄悄到廚房投了幾張蒸餅,打算拿給明太祖。” “可因為心急。” “在送餅路上,馬皇后與郭子興的夫人張氏撞了個滿懷。” “張氏見馬皇后慌張的樣子,心里覺得她有問題,便故意與她說長論短。” “馬皇后言語支吾,更引起張氏疑心,便將馬秀英帶到內(nèi)室,屏去婢媼,仔細詰問,無奈,只得實話實說。” “張氏忙令其解衣取餅。” “誰知...那蒸餅還熱氣騰騰,粘連著血肉,眼見馬皇后體膚幾乎都要焦爛了,張氏也不禁淚下。” ... “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 “張氏一面給馬皇后拿藥敷,一面叫入廚子,速送膳食與明太祖,故此,明太祖終以得救!” “當晚。” “張氏好言相勸,想要說服郭子興放了明太祖,恰好郭子興本就是個沒什么主意的人,聽到妻子求情,便將明太祖給放了。” “若不是因為此事。” “恐怕...” “明太祖早已一命嗚呼,無緣日后風光無限,大明百年國祚的豐功偉業(yè);更是無稽之談!” “吾以為。” “馬皇后于明太祖,有救命之恩!” ... 林夏斬釘截鐵的說完。 直播間里的觀眾們這才算是明白了。 為何林夏剛才會說出“子憑母貴”的見解! 眾人的情緒也是從一開始的不理解,還以為是林夏一時口誤,說錯了臺詞。 到后面聽完故事... 眾人的心里也是對林夏口中的“馬皇后”肅然起敬!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