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眼下有四個0級系統建筑,得留一個下次再說。 顧恪想想,柏素清和秦大小姐有了葵花真經,等于學霸拿到了標準參考答案,不用腦子都能過。 她們欠缺的是硬件,是脈輪血竅的圓融無缺。 梅蘭竹菊短期內的目標是重啟第二輪,烈陽宗內有大把現成的“參考答案”,更高悟性不過錦上添花。 春夏秋冬和兩小最高也才二轉,第一輪單純積累血氣就能到三轉,同樣不急需增加悟性。 如此一來,書房升級可以等下次收獲魂源再說。 其它三棟系統建筑升1級后,改變主要有兩個,一是占地面積從兩分變成四分,二是原本建筑特性+5變成了+6。 顧恪調整了下涼棚,長廊每隔一段增添上歇腳亭子,一大兩小。 春夏秋冬、二小練武人多,可以用大亭子,喜歡閑坐的秦大小姐和柏素清則獨享小亭。 廚房和衛浴房的占地石臺則指定向西擴展。 廚房沒什么大改動,倒是天地烘爐的出火口變成了兩個,等于是雙灶。 算上可以隨意移動的小烘爐,那就是三灶,做年夜飯再也不用搶灶臺了。 衛浴房多花了點心思,利用建筑微調權限,隔出了東南西北四塊。 分塊后南面衛浴間最小,也只有一套衛+浴設施,屬于柏素清的專用。 其它三面大小一致,都是兩個緊鄰又隔斷的衛浴間,各自有單獨的衛+浴設施。 顧恪自然選了東面的一個作專用衛浴間,剩下的那間兩小共用。 秦大小姐則要了北面一間,另一間梅蘭竹菊共用。 西邊的兩間則是春夏秋冬共用。 還有那個安靜呆愣的薩蘭珠,小萍兒會定期拉去她們那間洗刷干凈。 花光了魂源,玉龍峰上的用水量也大了起來。 如今每日眾女必會習水淋浴一次,秦柏兩人那里還各有一個冰心浴缸和聚神浴缸,不可能放著不用。 在數十丈外的小溪取水,又不能直接把水缸扔很淺的小溪里去。 其次,做飯、煮茶、澆田用水也不少。 魂源用光光,用紫竹也不用再緊巴巴的。 于是,顧恪就開始搗鼓小屋的“自來水系統”。 先再小溪往上些的位置找到一處合適的地方,引偏溪流。 再把底部的石頭加深,造出一個長寬約六尺,深三尺的石坑。 引回溪流后,這里就成了一個全新的小水潭,也可以叫——蓄水池。 選取紫竹最粗大的底部到中部那兩丈長的部分,由柏素清以碧海勁操控鋒利+5的小竹刀,穿透其中竹節。 再利用紫竹上下部自然的直徑差,兩兩相套,并用堅韌不腐的灰茅草塞緊接口內的縫隙,鐵線藤扎緊接口外部。 將竹管接口放到固定于地面的×形竹架上,從蓄水池一路向下數十丈,抵達廚房上的高坡。 那里放著一口帶有凈化特性的加蓋大水缸,接住留下的溪水。 大水缸靠下的位置有兩個出水洞口,接上竹管,將一根通向更西邊的衛浴房,提供淋浴用水。 另一根通往廚房,用于做飯飲用。 大水缸底部又是顧恪挖出的尺許石坑,匯聚從缸口漫出來的溪水,再從東邊缺口的兩條u形竹水槽流出,經過仙田兩旁,末端再重歸仙田下方的溪流。 衛浴房和廚房的“自來水管”末端則有簡易版的水龍頭。 一塊圓柱形的木塞垂直插下,就能堵住轉向頭,關閉水流。 提起后水流可流過轉向頭,朝下進入水缸。 雖然這簡易水龍頭有點漏水,但有水缸接著也無妨。 以前老式水龍頭容易漏水,很多人不愿浪費,都是這樣干的。 自來水系統一“落成”,立刻得到了眾女集體好評。 打水什么的,還是比較麻煩的。 而且打水一般都有其它的事“前奏”,浪費在等待上的時間也不少。 有了自來水,廚房、衛浴房、仙田旁一條線都能隨時取水,不要太方便。 顧恪接受了眾女的表揚,心里卻在琢磨另一件事:能建蓄水池,那水力磨坊是不是也能做一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