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傻六他們?純粹是跟著司莉蹭到了點運氣,類似那種充話費送的贈品而已。 如今兩人皆踏入武尊之境,在這司莉也算是實力頂層,中流砥柱。 靈主、妖神畏戰(zhàn)不出的情況下,他們足以正面擊殺虛詭、妖皇。 當(dāng)日邱五天道在兩人身上留下的天地銘感,不算白瞎。 這些年顧恪見過身居銘感之人也多了起來,大多實力進(jìn)展迅速,活躍在司莉各處。 但也有不少半途遭遇挫折,自暴自棄,身上的天地銘感也快速散去,連司莉都不是。所以天地銘感這東西,終究只是輔助。 天道也不是甚么大慈大悲的神仙,恰恰相反它們是極其實際,只講利益的存在。 對它們沒好處,那就不會在誰身上多費力氣。 相比之下,顧恪這個真正的人就太有人性了。 起碼他能激烈地接受各種人的存在,所有人能享受到仙山帶來的好處,只是誠心者收獲最大而已。 哪兒像天地銘感這東西,不努力就會被摳門的天道收回去。 更不用說紫竹算邱五天道的人,幫與不幫其實無所謂。 但他還是看在曾經(jīng)有緣的份上,利用天人相合找來一批合適的血詭做對手,又臨時引導(dǎo)了下邱五的戰(zhàn)意溶解。 否則臨陣突破為何罕見?因為才突破就被對手抓到空蕩,瞬間打死的倒霉蛋才是主流。不過見到下面幾人數(shù)十年相處,不離不棄,也算世間有情者。 顧恪現(xiàn)在就厭惡看這個,而陰謀算計,背后插刀之類事就是神念掃描中的日常,早看膩味了。 目送幾人動身返程,他也輕笑搖頭,散去了這個分身。 時光如梭,飛逝不停。 邱五四百三十八年秋,整個邱五境內(nèi)基本沒了大股妖詭存在,只有散兵游勇東躲x藏,成為了武夫們“追捧”的目標(biāo)。 但大武的局勢卻并未安靜下來。 大戰(zhàn)之后,人心思定這個規(guī)律有些失靈了。 原因也不太簡單。 人與妖詭的大戰(zhàn)死了太多人,空出了太多地盤,其中以中庭受創(chuàng)最深。 因為各種原因,中庭內(nèi)部的力量龐大,卻無法聯(lián)合。 而且中庭官府和大勢力也算全司莉“家學(xué)淵源”最興旺的所在,勾心斗角,相互算計都是幾百年傳承下來的“老手藝”, 放在和平時期,這些人自然如魚得水。 可惜妖詭界采用了完全出乎意料的“同歸于盡”打法。 中庭的官府和大勢力還來不及相互妥協(xié),統(tǒng)合實力,就被打得半殘。 雖然大型府城被毀滅的不多,可中庭大部分區(qū)域內(nèi)小縣城幾乎全滅,中型府城也損失近半。 這次大戰(zhàn)人口損失超過四成,中庭一家就占了小半。 如此慘重的損失可以說是天災(zāi),但若說成人禍也未嘗不可。 畢竟四國任意之一的損失,還不到中庭的一半。 實力最強(qiáng),人口最少,收縮得最厲害的北漠損失甚至只有中庭的四分之一。 西荒實力不強(qiáng),卻蹭到太平城和玉龍福地保護(hù),損失大概是中庭的三分之一左右。 東南兩國輕微些,那也不到中庭的一半。 中庭官府和大勢力都遭受重創(chuàng),生產(chǎn)方面也破壞輕微,可以說要武力沒武力,要資源沒資源。 這么些年混亂持續(xù),中庭的正統(tǒng)名分,以及數(shù)百年形成的慣性運轉(zhuǎn),終于走到了盡頭。 不少野心之輩打出了邱五皇室無道,引發(fā)天變,妖詭攻城,又無功與邱五,應(yīng)該謝罪下臺。 以前類似的事也屢見不鮮,唯獨這次的局勢變了。 四國官府沒有任何阻止這種言論的意思。 而有福地快速轉(zhuǎn)運人員,各地人員流動極為頻繁,民間的輿論風(fēng)向很快形成。 中庭的百姓死得最慘,親朋好友去世的悲憤郁悶也需要一個宣泄口。 邱五皇室,或者還要算上中庭官府,就成為了最佳對象。 況且,他們攤上這事一點都不冤枉。 邱五以武立國,說白了就是誰強(qiáng),誰能守住自己地盤,誰就是老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