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忽然,一陣瑯瑯的讀書聲從城東的桂花巷傳了出來,好似是為這喧鬧的城市點綴起了新的希望。 偶爾有人路過,聽到這有些稚嫩但卻異常整齊的聲音,也都莞爾一笑,心中頓時充滿了新的力量。 循著這朗讀聲,探索其來源,很快便來到了桂花巷深處,這里有一處看起來比較普通的庭院。 進入院內,來到大廳。 這大約二十平米的大廳里,擺放著二十來張桌椅,看起來有些擁擠。 此時,一群約摸有六七歲大的小孩子們,正整齊的坐在課桌前,手捧著紙質書卷,抑揚頓挫,異口同聲。 “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好吧,現在是讀的是《聲律啟蒙》。 在教室的最前面,有一正捧書閱讀的白裙少女。 咦,這不是景致嘛! 她是景致,那~教室里面那個轉來轉去的身影,就是路明遠嘍! 不錯,這里其實就是路明遠的家。 在路明遠父母雙亡之后,路明遠當時年紀還太小,便將自家的幾畝田地全部包給了自己的二叔——路義。 而他上學的閑暇時間,便會給這些鄰居小孩們啟蒙,教他們認字讀書。 一來是補貼點家用;二來,也算是繼承母業;三來,他也閑得無聊,想找點事做。 記得當時還是鄰居的景叔,將自己的女兒景致、景悅兩姐妹塞給路明遠,說讓他繼承母業繼續教書認字。 當然,景叔也不是盲目的相信路明遠。 或許是因為活了第二世的原因,路明遠早慧,雖然他當時沒有覺醒記憶,但是四書五經這些也都可以通讀,所以教小孩子們讀書認字還不是問題。 既然答應了要教書,路明遠當時就想,一只羊也是養,一群羊也是放,之后他便將街上的適齡兒童也都接了過來。所以才到了如今的規模。 所以,嚴格來說,景致曾經還是路明遠的學生,開山大弟子,雖然他倆的年紀一樣大。 當然,景致現在已經升級為助教了,偶爾也會上上課。 所以,現在這間不太正式的學堂,其實就是路明遠和景致倆人的夫妻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