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62章 削弱宗族,強制遷徙-《大時代的中華夢》


    第(1/3)頁

    自文字發明以來,華夏的文化傳承從甲骨文到之后的竹簡、皮革、絲帛再到紙張,都是祖先一點點的積累和創新之后留下的最為寶貴的財富。

    那些不知道堂號何在的家庭大多是沒有什么經書典籍傳承下來的,沒有知識的積累,終究只能算作是豪強。

    如果放在東漢末年,韋珣的身份可以算作是寒門子弟,如果是在唐宋之時,又可以算作是名門望族。

    因為像韋珣所在的這樣傳承明確且有諸多經書典籍的家族,不論時局如何變幻,不論哪家哪姓坐了江山,只要經書典籍保留下來,那么幸苦數代人,輕易可以考取功名躋身士族,之后若是家族出了人才,那么成為高門大姓也不是妄想。

    蓋因漢朝時代韋氏祖先韋賢為鄒魯大儒。常以“明經”對策漢帝,得到賞識,一家父子二丞相。其諺曰“遺子黃金満籝,不如教子一經。”

    于是韋氏后裔所建祠堂,都是一經堂。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位置決定思想,本就是得益于宗族制度才能起家的韋珣理所當然的不排斥華夏目前城鎮鄉村中的宗族制度。

    當然,他也不會放任宗族中的私刑出現,也不會準許宗族反抗政策,諸多的弊端也會一一疏導。

    因為華夏目前的領土實在太大了,人口第一、領土面積第一的華夏在腹心地帶還好,在南洋、中南亞、內外西北、內外東北、北方、烏拉爾等地都是新得領土,雖然通過各種手段肅清當地人,但如何守住這些地方需要的正是這些團結的宗族。

    比起東一家西一戶的遷徙人口,直接下令各地一些上了規模的宗族遷徙一房或者多房人口到某個地方,很容易就可以鞏固華夏在當地的統治。

    雖然這會讓宗族旁支在遷入某地之后坐大,更會因為宗族的財力物力以及底蘊強于普通貧民而最后壟斷當地部分行業,但好處也極為明顯。

    宗族制度在這個時代的無法徹底摧毀的,只能善加引導分大家族為小家族。真要是強行打破宗族制度讓各姓混居一地,固然可以削弱宗族,最后也會因為各家之間的矛盾影響了關系。

    而且韋珣認為宗族的存在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華夏民間的風氣。

    因為各個宗族都有家風一說,家風的形成基于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不論家風是何總歸是無法脫離這八個字的。

    不過宗族哪怕是維系也是以韋珣想要的方式維系,強制遷徙各地的人口較多的宗族,分化其實力就是韋珣想出的辦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阜阳市| 洛隆县| 饶平县| 都匀市| 牟定县| 重庆市| 纳雍县| 广州市| 郯城县| 安远县| 贺州市| 南安市| 宁阳县| 寿阳县| 富宁县| 龙南县| 敦煌市| 郁南县| 西藏| 璧山县| 商城县| 军事| 九江市| 通城县| 安塞县| 三门峡市| 仁布县| 宿松县| 遵义市| 游戏| 依兰县| 九寨沟县| 怀仁县| 大洼县| 当涂县| 天峨县| 涟源市| 濮阳市| 乐东| 深水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