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國家工業給了李未來驚喜,讓高端光刻機和5納米芯片提前量產之后,金屬氫的鈍化工作進行的也很順利。 研究團隊直接給出了三種鈍化方案! 當初進度比較突出的有四種方案,不過只成功了兩種,有一種是后來突然趕上來的。 當然,主要是李未來把最主要的東西解決了,畢竟要是沒有金屬氫實物的話,他們也不可能這么快的拿出金屬氫鈍化方案。 說實話,這三種鈍化方案都是李未來沒有在時間圖書館里學到的,或許里邊有,他只是沒去學,但不管怎么說,現在他腦子里是沒有的。 所以他也不知道選哪個,又是只看數據并不能看出什么。 所于是上邊大手一揮,三種全部進行試驗。 他們先是在地面進行了測試,分別把三種鈍化金屬氫燃料塞進了固體燃料發動機里,點火之后看結果。 最后放棄了最猛和最輕的,選中了實際使用中最穩定的一種。 地面實驗解決了,那就該進行飛行實驗了,畢竟航天科技四院接到的任務就是讓它變成穩定的固體火箭燃料。 不過火箭太貴了,他們需要代替物。 而就在這個時候上邊來了新命令,于是他們的飛行實驗品就變成了東風-15c短程彈道導彈! 巧了,雖然航天科技的主要業務是“送人上天”,航天科工才是“送人上西天”,但它們的業務其實是有交叉的,航天科技也做導彈。 東風-15c就是航天科技四院研發的一種具備鉆地能力的短程彈道導彈。 相對于昂貴且存量不多的固體燃料火箭,而且都已經提前定好了任務,導彈的存量就多了,并且制作精度相對來說比較粗糙。 畢竟火箭要把貨物送到非常精確的太空節點上,而導彈只要打到幾十米之內就可以了。 東風-15c的存量不少,甚至要盡快的進行實彈射擊用掉,要不然過期了還得拆麻煩解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