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人類就進入了電氣時代,隨著時間的發展,電能就隨著電線走進了千家萬戶。 甚至在那個時代,蒸汽汽車、內燃機汽車和電動汽車是“三足鼎立”的。 不過當時的蒸汽汽車雖然上限不高,但發展的最完善,使用的也最多。 剛發展起來的內燃機毛病不少,但生命力十足,很多人都看好它的未來。 至于電動汽車…… 它不像其他兩樣又是木柴、又是煤、又是油的,還得點火燒,一塊電池放上去就可以了,很是干凈便捷。 但是干凈歸干凈,當時的電池技術不咋地,單次行駛歷程始終提不上去,所以不僅沒干過之后霸主級的內燃機汽車,連當時已經有些江河日下的蒸汽汽車都沒比過。 也就是近些年,因為國際上一直嚷嚷的環保問題,加上各項技術都發展了,所以電動汽車又站了起來。 如果縮小到繁星一國的話,理由也有不少,甚至可以說一定要搞。 從國家能源戰略上來講,那就是減少石油消耗,減輕或擺脫對石油的進口依賴。 電動車是“燒電”,而電能的來源夠光了,哪怕繁星這邊的電能來源大多數都是來自火電廠,但那燒的也是煤炭,正好繁星自己的煤炭就相當多。 從汽車技術角度上來講,就是繞過傳統汽車嚴密的技術壁壘,尋求在新的技術領域彎道超車的機會。 因為傳統內燃機汽車的發展時間很早,很多專利壁壘都早早的定下了,繁星這邊要想制造傳統汽車,那就得乖乖的給人家交專利費,甚至人家不讓你用某種專利,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但是繁星發現大家的電動車水平好像是在一條水平線上的,所以就開始大力推行電動汽車的發展。 而環保方面,雖然火電廠一樣會污染環境,但是相對于數以億計的汽車,火電廠的數量無疑是少的多的。 數量少,肯定就相對好治理一些。 而且說到發電污染,那就不得不說說清潔能源了,現在像什么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水能發電、核能發電等等,已經在發展應用之中了。 雖然在制造它們的零件與設備的時候也會產生污染,但那些都是可控的,這其中尤其被寄予厚望的就是核能。 核能的優點很多,比如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而且核能發電不會產生加重地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 核能發電所使用的鈾燃料,除了發電外,沒有其他的用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