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起那靠山王齊衡,胡惟庸也是毫無頭緒。 畢竟齊衡如今本身也是屬于樞密院的,又是樞密院的掌院,手下都是些對他極為信服的將帥。 這樣的一個(gè)身份和地位,還真是不好下手。 加上本身還有皇親國戚,馬皇后親弟弟的身份以及對開國建立的功勛,實(shí)在是顯得有些無懈可擊了。 不過,這二人并沒有在這個(gè)話題上停留太久,畢竟本身這事情也不是一時(shí)半會可以想明白的。 同時(shí),那李善長的心中已經(jīng)有了一些對抗齊衡的辦法,所以并不是那么著急。 轉(zhuǎn)回頭來,李善長便對著一旁的胡惟庸,鄭重的說道:“惟庸啊,替我擬道折子,這道折子,你可得用心擬。我要說幾句皇上想說而又不便說出口的話。” 聽到這話,胡惟庸立馬神色一正,道:“相國請吩咐。” 李善長道:“幾位皇子都已經(jīng)長成了,如何安置他們才最有利于大明王朝?這事我已經(jīng)琢磨多時(shí)了,其實(shí)皇上很想為皇子們封王,卻擔(dān)心臣工們反對。所以封王的話由我說最妥。此奏的核心就是,奏請皇上以大明千秋大業(yè)為重,舉賢不避親。” “即刻敕封諸皇子,為各地藩王。” 胡惟庸也是聰明人。 在聽到這話的一瞬間,便明白了李善長的心思。 這一步棋,定然能讓朱元璋與他們站在一起,也同時(shí)明白他們這些老臣才是真正可堪大用的人! 頓時(shí)驚喜的說道:“好!好啊!相國此奏可謂一片親情吶!” 說完,又由衷的說道:“屬下,敬佩。” 三日后。 正是朱元璋的四皇子朱棣與徐達(dá)女兒大婚的日子。 朝中的文武百官們,一個(gè)個(gè)都來到了為朱棣舉辦大婚的院子里。 隨著一陣陣鞭炮的燃爆,那歡喜的氣氛彌漫在整個(gè)宅院內(nèi)。 作為爹娘的朱元璋和馬秀英,也是一身隆裝,滿臉喜意的坐在那大廳的主位上,回應(yīng)著一個(gè)個(gè)前來慶賀的官員們。 那李善長作為中書省的右丞相,算是文官之首,率領(lǐng)著朝廷百官們來到了大堂之中,對著那堂上坐在主位上的朱元璋和馬秀英喊道:“四皇子朱棣大婚,乃朝廷大喜,天下吉慶。” “臣恭賀皇上皇后福壽千秋,大明萬世。” 隨著李善長說完,身邊身后的官員們,無論是文臣武將,紛紛跟著喊道:“福壽千秋,大明萬世!” 聽著他們的話,朱元璋在這大喜的日子里也是大聲的喊著:“好,好哇!” 畢竟是自己兒子大婚,這朱元璋心里頭高興壞了。 這時(shí),堂前的李善長拿著手中的禮單,再次說道:“皇上,臣知道您勤廉,但臣還是備下些薄禮,以表敬賀之心。” 看到這一幕的朱元璋怎么能答應(yīng),作為一國之君,豈有讓臣子送禮的道理。 便開口道:“把你們手里的禮單都退回去,咱說過了,皇兒大婚你們道聲賀就行了,全部都退回去,退回去。” 聞言,李善長卻依舊笑著說道:“臣的這點(diǎn)心意不是按照朝廷律令,而是按照老家規(guī)矩辦的。如在淮西老家,相鄰們來賀禮,怎么著也要送上五尺布料吧?皇上,您就把臣的這點(diǎn)心意看成是老家的五尺布料。” 不得不說,李善長這嘴上的工夫也是不比那劉伯溫差。 既賀了禮讓朱元璋高興,還將他們這些淮西勛貴們的身份給托了上去。 見此,朱元璋也是無奈的說道:“哎呀,你們是真會說話呀。您是咱的老哥,咱拿你沒辦法。” 聽著朱元璋的話,一旁坐在朱元璋身邊的親家徐達(dá),頓時(shí)樂呵的大笑了起來。 而馬秀英也是適時(shí)的開口道:“既然是鄉(xiāng)鄰們送的禮,皇上不收我收下了。” 馬秀英這話一出口,李善長等淮西文武們個(gè)個(gè)樂呵的笑了起來。 紛紛將手中的禮單遞了上去。 一時(shí)間,整個(gè)大堂便熱鬧了起來,少了一些朝堂上的規(guī)矩,多了一些從前弟兄們聚在一起時(shí)的歡鬧。 而朱元璋對此也是高興,畢竟不是在朝堂上,也是高興的站在了椅子上,對著眾兄弟們喊道:“一會兒都別走啊!我們到武英殿喝酒去!” 頓時(shí),兄弟們紛紛吆喝了起來。 而在將那些禮單都遞上去后,朱元璋也跟著湊起了熱鬧,對著身后的馬秀英說道:“妹子,這里就交給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