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透過玻璃瓶可以看到,滿滿的一瓶散發著淡淡的金色溶液,正隨著李非的把玩而上下起伏。 斯內普扭頭就走,一道聲音從門口處飄了過來:“每次服用不要超過3滴,連續多次服用容易變成自大狂。” 旁邊的斯普勞特教授補上了一句:“李非,你不知道,斯內普教授一直很感激你為他提供了大量的魔藥研究思路。 這次他聽說你被襲擊了,急得守在你床邊一夜沒合眼。” 聽到這句話,李非下意識的看向已經快要走出醫務室大門的斯內普教授。 只見他在被斯普勞特教授“拆穿”后,身形一個趔趄,匆匆忙忙地“逃離”了醫務室。 最后出現的是麥格教授,她懷中的煥煥一下子竄上了李非的病床。 煥煥雖然一臉關切地看著李非,但仍時不時地扭頭看向麥格。 麥格教授抿著嘴,頭發顯得有些凌亂,也許從剛剛十萬火急地跑去營救李非之后,就再也沒顧上整理一下自己的儀容儀表。 這種情況,往常在刻板的麥格教授身上基本是見不到的。 麥格教授的眼中噙滿了淚水,在她看來,李非是從她輔導的教室出去后才出事的。 雖然是出現了從未想過的,食死徒化身阿尼馬格斯變形潛入的情況。 但是這對于麥格教授來說,依舊將所有的過錯歸咎在了自己的身上。 “李非,你……” “多謝您,麥格教授。” “如果不是您及時趕到救援,可能我就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甚至可能會留下殘疾、或者其它更為嚴重的后遺癥。” 麥格教授剛要開口說話,就被李非打斷了。 李非知道,這時候絕不能讓麥格教授說出來自責的話。 以霍格沃茨教授們的性格,出現了這種事,總是要從自身找問題的; 而如果麥格教授將這件事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絕大部分教授肯定會對麥格的認錯持默許狀態。 那么,麥格教授將承受《預言家日報》上無窮無盡的指責。 甚至像《唱唱反調》、《女巫周刊》等娛樂性質居多的期刊也會不分青紅皂白的對麥格教授進行指責。 很多人其實不理解,換句話說可能大家就懂了。 現代大學,但凡出事,必有外聘臨時工背鍋; 高等學府,重大事故,副校長背鍋。 人們總需要一個有一定身份的人來承認錯誤,即使錯誤并不在她,但是依舊會被追責一個“玩忽職守、管控不到位”這種莫須有的罪名。 而眼前的麥格教授,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身為霍格沃茨的副校長,現如今學校里出現了黑巫師,甚至是食死徒入侵學校的事,那些家長會怎么看待? 那群無知的民眾會怎么看待? 那群自以為了解真相的媒體會怎樣煽動? 號稱“最安全的霍格沃茨”居然差點死了一名學生? 輿論的洪流,完全足以淹沒麥格教授的一切過往成就。 不管那些詆毀、謾罵、質疑的人,他們是否曾經是麥格教授照顧過的學生。 “狼人的不穩定問題,一直是黑巫師乃至于食死徒吸收新成員的一大方式。 【狼人穩定藥劑】的出現,即將成為壓垮黑巫師與食死徒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此,在【狼人穩定藥劑】研發成功在即的時刻,我作為藥劑的研發參與者,受到了黑巫師的關注理所應當。 他們對付不了魔藥大師、黑魔法防御大師斯內普教授,轉而對付我這樣一名小小的、弱小的、僅僅是在魔藥方面有那么一捏捏天賦的小巫師,肯定更有把握得多; 畢竟我瀟灑的氣質與迷人的微笑在面對黑巫師時不值一提; 除了暢銷書作者吉德羅·洛哈特,沒人會說自己是靠著迷人的微笑戰勝可怕的女鬼的……” 說到這里,哪怕嚴肅如麥格教授,都控制不住地嘴角上揚。 “所以,巨大的威脅感,加上魔法部多次專項精準打擊對他們造成的壓力,迫使著他們鋌而走險,決定潛入霍格沃茨。 而眾所周知,有鄧布利多教授坐鎮的霍格沃茨,是全英國魔法界最安全的存在,那么他們想要行動,必然脫離不開想辦法調走鄧布利多教授這一步; 而據我所知,近日以來,鄧布利多教授一直頻繁地被魔法部請去開會,用以平息眾多純血家族與激進分子的怒火; 我想,大部分小巫師都了解過那段神秘人陰影下的歲月:不少純血家族都曾是神秘人手下的爪牙; 我想,魔法部的領導們應該非常樂于見到,純血家族為了證明自己與食死徒的“一刀兩斷”,而付出足夠的【誠意】。 而我,不過是一名智勇雙全、能靈活掌握教授們所教導的知識、不顧自己個人安危,誓死為捍衛魔法部穩定的治理、為保障魔法界民眾穩定的生活環境; 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忠誠可靠的、平平無奇的‘優秀小巫師’罷了。” 李非深深地吐了一口氣。 “而麥格教授您,就是第一時間發現、并在最關鍵的時刻及時趕到,打破食死徒最后反擊希望的、偉大的教授。” “可明明是……”麥格教授遲疑了。 李非看向麥格教授,隨即看向周圍所有教授,最后將目光深深地看向鄧布利多教授。 “如果按照實際情況來說,最后食死徒是因為強行使用我的魔杖被反噬而死。 您覺得多少人會相信? 魔法界現在仍舊有極大一部分人,認為《詩翁彼得故事集》中那篇《三兄弟的傳說》的故事僅僅是個童話吧? 如果說我一個一年級的小巫師,魔杖能有這么強大的效果,有誰會相信? 我覺得,還不如說鄧布利多教授這么強的原因是有一柄天下無敵的魔杖,估計這種無聊的傳言,信的人甚至會更多一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