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孫得功聽后大喜,遂召諸將商議驅民攻城之策。 郎紹貞、陸國志等人亦認為驅民攻城乃是上上之策,如此既不用損失已方的兵力,又可以消耗明賊的物資,待城中物資耗盡,那新安還不是任由自己攻取嗎? 王進猶豫地說道:“將軍,咱們雖然投靠大清,但是到底也是漢人,若是戰(zhàn)陣之上,我等各為其主,斬殺明賊也不算什么事,若是咱們對手無寸鐵的百姓下手,末將恐怕有傷天和。” 郎紹貞嘲諷道:“王進,你莫不是瘋了,大清皇帝陛下已經將咱們抬進了正白旗,咱們兄弟現(xiàn)在可是地地道道的旗人,那些卑賤漢人天生就是要替咱們當豬做狗的,他們能替咱們當炮灰,那是抬舉他們了。” 孫得功擺手道:“吾兒說的不錯,本章京就兩千兵,若是折損太多,睿親王那里也不好交代,我意吾兒孫有光和郎兄弟統(tǒng)領一個牛錄的騎兵南下,將新安以南的百姓盡數(shù)驅趕至新安。” “末將等遵命!” 郎紹貞、孫有光、陸國志等人轟然領命,王進無奈之下也拱手稱是。 此時天色已晚,孫得功便令各軍歸營,明日再行此計。 在孫得功計議驅民攻城之時,新安知縣魯良直也在和劉忠武以及郭紹等人也在商議破奴之策。 郭紹建議不如效仿崇禎九年擊敗東虜?shù)膽?zhàn)法,掘了燒車淀,水淹辮子兵的大營,則東虜自退矣! 劉忠武卻認為,東虜輕兵而來,所帶糧秣不多,全靠縱兵搶掠,彼軍入寇以來,所過州縣,望風披靡,必然驕狂,不做提備,我軍若是趁夜襲營,火焚東虜糧草,其軍必退。 魯良直頗為贊同,遂令劉忠武選取百余精兵,準備趁夜襲營。 果然不出劉忠武所料,新安城下的辮子兵沒有想到明軍居然敢出城偷襲,根本沒有任何防備。 當夜三更以后,劉忠武便帶著百余名士卒順著繩索悄悄下了新安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