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二姨愣了一下。 “并鋼的不銹鋼菜刀比市面上的好,我想進幾把,放在我家的糧站賣,賺點錢。” “小豐變懂事了……”二姨揉了揉他的頭,并沒有懷疑林豐的話,而是問道,“你們帶了多少錢,想買幾把?” 林豐看了姐姐一眼。 林月摸出小布包,把那些碼得整整齊齊的毛票遞給二姨:“二姨,我們只有這么多錢。” 當時,供銷社里的普通菜刀是一塊八毛錢一把,并鋼的不銹鋼菜刀是兩塊八一把,但林豐知道,其實并鋼的不銹鋼菜刀,因為是產地直銷,成本比普通菜刀還要便宜——八毛錢一把! 八十年代中期,市場經濟已經逐漸恢復,像二姨他們這些供銷社老職工,是可以進價拿到菜刀的,當然,廠里有規定,每人每月會限量。 即便如此,幫林豐解決眼前的困難,是足夠了! “三塊六……只夠買四把……”二姨思索了一下,接著,她不由分說從柜臺后面取出五把用硬紙殼包著的菜刀。 紙盒上印著一把菜刀,旁邊幾個大字“并鋼不銹鋼菜刀”。 兩個半大孩子拿著五把菜刀在街上走太扎眼,二姨幫他們用一塊紅布包起來,又在上面塞了幾個饅頭。 “饅頭回去,你們姐弟四個吃,別給你們那賭鬼老爸!” “謝謝二姨!” 姐弟倆謝過二姨,急急忙忙往出走——他們還得騎一小時趕回南城去。 “哎!喝碗水再走!” …… “林豐,你還沒告訴我,你到底準備怎么賣這些菜刀呢!” 回的路上,坐在林豐自行車后座,林月印著風大聲問道。 “我準備啊,咱姐弟四個,一人一把菜刀……”事情這么順利,讓林豐難得和姐姐開了個玩笑。 “討厭!和你說正經的呢!” 林月緊緊抱著包裹,一只手拍了林豐后背一下。 各地漸漸開始市場化,農名賣糧已經不是必須找糧站了——他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糧站,已經開始走上了由盛轉衰的道路。 尤其是,像南城糧站這種城鄉結合部的糧站,因為離農村不算近,收糧本來就困難,加上老爹林有福不務正業,每天混在麻將桌上,收糧更是困難。 現在,已經發展到一個月都沒幾個農民上門賣糧了。 林豐的菜刀如果擺在糧站里賣,別說一天了,就是一個月,也未必賣得出去! “姐,甭管了,下午跟我走就是了。” “哎你這小子,你還當沒當我是你姐啊!”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