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6章 大同軍神威-《大明最狠總兵》


    第(3/3)頁

    但是,根本來不及。

    “爆爆爆…”

    那爆炸飛射出的彈片,成為了清軍的噩夢。

    隨著密集的爆炸聲響起,清軍弓弩兵非死即傷,或變成了尸體,或倒地翻滾哀嚎著。

    很快,明軍第二次拋出震天雷。

    “爆爆爆…”

    第二次爆炸,讓第一次爆炸僥幸只受輕傷的清兵,或當(dāng)場炸死,或身受重傷,那些第一次被炸死的部分清兵,第二次被炸,尸體被炸得稀巴爛。

    三輪轟炸后,清軍上千弓弩兵,死亡或重傷,只有數(shù)十名跑得快的幸免于難。

    “出擊!”

    明軍火銃兵在前,投石車在后,向前方的清軍壓了上去。

    姜瓖接下來要解決的,是清軍的大炮。

    只要大炮和弩兵被解決,清軍的攻擊力將會被明顯削弱,勝利的天平將會明顯向姜瓖傾斜。

    此時的瓦克達(dá),又氣又急,卻偏偏無可奈何,急忙命令撤退。

    步卒、騎兵撤退容易,笨重的大炮卻沒有那么容易被轉(zhuǎn)移。

    沒多久,又再有震天雷拋投而出,目標(biāo)是清軍的炮手。

    “爆爆爆…”

    猛烈的爆炸,送清軍炮手們下地獄去,那些運(yùn)載大炮的四輪車被炸榻,大炮翻到下。

    清軍慌忙后撤,保命要緊,那顧得上那些大炮。

    明軍繼續(xù)上前,來到了原本清軍炮手所在位置,那些大炮成為了戰(zhàn)利品,如果炮身沒有被砸壞的,可以再繼續(xù)使用。

    在姜瓖的命令下,明軍繼續(xù)以火銃兵在前、投石車在后,向清軍壓了上去。

    清軍不斷后撤,在累計(jì)撤出五里后,瓦克達(dá)命令在前方路面上撒上鐵蒺藜,這樣一來,明軍不得不清理路面,速度慢了下來。

    ————————

    在清軍中軍和后軍之間,有著大量的戰(zhàn)利品。

    除了錢財、物資外,還有牲口萬余頭、被俘獲的百姓五萬余人。

    百姓們被少數(shù)二韃子看管著,原本被驅(qū)趕著向前走,現(xiàn)在已經(jīng)停下來了,在數(shù)萬百姓擁擠的墻子路路段,南北延綿接近三里長。

    “阿巴泰被炸死了!”

    得知這個消息后,百姓們高興起來。

    后來,南邊爆炸聲不斷傳來,又再還看見了匆忙撤退回來的清軍,得知清軍被明軍打得不斷后撤,百姓們更是興奮。

    “以前,明軍都打不贏建奴,怎么今天清賊會被打得連連后撤?”

    “不知追上來的是那支明軍?”

    “不管是那支明軍,只要能打敗清賊,那就是好事!”

    “要是把敗這些清賊,我們就可以回家了!”

    “那倒未必,誰知道那些明軍軍紀(jì)好不好!說不定像韃子一樣壞!”

    …………

    百姓們在交談著,他們既希望明軍打敗清賊,亦對明軍軍紀(jì)感到擔(dān)憂。

    的確,有些總兵手底下的兵,軍紀(jì)十分?jǐn)模烈鈸屄影傩眨鷱?qiáng)盜沒區(qū)別。

    比如總兵左良玉,不僅不聽朝廷調(diào)遣,他的士兵軍紀(jì)敗壞得很,不僅搶奪朝廷的錢糧,更時常對老百姓下手。

    比如高杰、劉澤清、劉良佐、王樸的兵,軍紀(jì)都同樣不好,禍害過不少百姓。

    他們雖然軍紀(jì)不好,被不少人彈劾過,朝廷卻拿他們沒辦法。

    時間已到了申時,越多越多的清兵往北逃,他們驅(qū)趕著百姓、牲口往前走。

    ————————

    墻子路中北部,惡龍嶺。

    博和托帶著部下來到惡龍嶺北部邊緣地帶,望著前方那橫七豎八的尸體,其中有兩具,正是父親阿巴泰和三弟博洛。

    “父親!”

    博和托下馬,跪下痛哭起來,不僅淚水嘩啦啦流下,鼻子還流出許多鼻涕,可謂是哭得驚天動地。

    “父親!你為何遭此厄運(yùn)!”

    “天殺的南蠻子、挨千刀的姜瓖,不得好死!”

    “父親、三弟,大清朝廷一定會為你報仇”

    “姜瓖,你的九族每人都會被千刀萬剮!死后下地獄不得超生!”

    ………

    悲痛至極的博和托,邊痛哭邊咒罵著,只有用最惡毒的咒罵,才能讓他的悲痛稍微緩解。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村| 宁波市| 务川| 明溪县| 阿拉善盟| 仙游县| 桂东县| 嘉祥县| 新疆| 永和县| 东海县| 土默特左旗| 芮城县| 定州市| 囊谦县| 鄢陵县| 宁陵县| 玉门市| 镇雄县| 达孜县| 陈巴尔虎旗| 社会| 威远县| 石景山区| 乐山市| 彭阳县| 苍南县| 兰考县| 宜兰县| 永定县| 留坝县| 文水县| 宁武县| 博野县| 宁都县| 成武县| 南溪县| 宁陕县| 宝坻区| 普兰县|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