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禎帝一踏上海州的土地就立馬找回了做皇帝的感覺了。 打從金陵來的徐弘基、趙之龍、史可法、盧九德,到淮揚本地的路振飛、金聲桓、劉源等文武勛貴大臣,一個個依舊是畢恭畢敬。 這可不是做樣子的畢恭畢敬,而是發自身心的畢恭畢敬。 原因很簡單,北邊最新消息,吳三桂對李自成投而復叛。 目前還沒消息說吳三桂要投韃子,可是《新聞報》上是怎么說的?那都猜中了那么多回,眼下還能失手嗎? 而且人家還說的有情有理。 《新聞報》說吳三桂會投韃,那十有八九吳三桂就會投韃清。 就跟他們說姜瓖、王承允、唐通不可靠,李自成會在京師搞拷官追餉那一套一樣,現在無不給驗證了么。 當然,明面上吳三桂肯定不是投韃的,而是在聯清滅虜,可實際上如何,大家都心里頭清楚。 這一個多月里,那一個個的‘預測’被不斷證實,新聞報所產生的影響力太巨大了。 至少在這一刻它的影響力幾乎等同于事實。 那就等于數字不停的在翻倍,哪怕最開始的基數是一個很小很小,小到微茫的數字,只要不斷的翻滾下去,它就也很快會變成一天文數字。 這些日子里《新聞報》上的猜測不斷被證實,不知道的還以為秦朗開天眼了呢。 沒人會覺得《新聞報》這陣子的發瘋是紀弘陽的主意,或是秦德的主張。這必出自秦朗無疑,這點上你只看他是什么時候浮海北上的,那就可以斷定了。 所以對于新聞報接下來的猜測,很多人,包括路振飛在內的不少重臣,竟都下意識的相信了。 至少大家是都深受其影響的。 所以,北方的變局已經要出現了,韃清已經要入場了嗎? 而如此發展,對于大明接下又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肉眼可見的大好事啊。 李自成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入關的韃子給牽扯住了,還有吳三桂,山海關那么要緊的地方,李自成不握在手,他睡覺能睡安穩嗎? 這下子九成九的精力不要轉到吳三桂和韃子身上啊? 他們(大明)可不就立馬松一口氣,有了喘息之機了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