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情緒很快,隨著越來越多人知道這件事后,眾人的情緒從激昂,變成了無奈。 現在比賽的結果已經沒有辦法進行修改了,能夠進入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二輪比賽的,也就那么幾個人! 最后的十個選手! 最后十個希望! 雖然說這個成績,在全世界的選手中,都已經算非常非常多的,甚至可以說,除了華國之外,沒有哪個國家,有華國這么多的選手,成功進入下一輪。 但是眾人依舊不滿意,覺得華國應該更多,晉級的人數更多。 可是生氣沒有任何的用處,之可能會氣壞眾人的身體。 因此,他們只能按捺下自己內心的激動,認認真真地去看所有選手的表演,以及看眾人的成績。 而當他們看成績的時候,很明顯地發現…… 所有華國被淘汰的選手,實際上跟及格線的成績,差距并不算大。 去掉的十幾個人里面,除了幾個人的成績差距太大,絕對會被淘汰。 其他的人,可能真的就差那么兩三分分的總分,換算成平均分,就差了那么零點幾分。 可惜,這樣差了零點幾分的選手,真的非常非常多,多到一時間眾人都數不過來。 80多人,其中60多人的成績,無比的接近,基本上都是零點幾分的差距。 在第一輪的時候,因為何深的帶頭,讓其他所有的選手,都不由得爆種,演奏出他們最強的水平,讓比賽的層次,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從而導致原本應該進去的人,因為沒有爆種,而被比賽淘汰。 不過,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便是何深…… 何深上一把比賽的成績,是第四名,因此華國內的眾人覺得,何深可能在這一次的比賽上,可能依舊是前四的水平。 不過……并沒有! 何深這一次的比賽成績,直接來到了第一的成績! 以總分高過第二名,也就是來自于楓葉國的布魯斯(禹)劉一分的成績,平均分高過其零點零幾分的成績,拿到了第一名! “臥槽?你們別糾結華國被淘汰了多少人了,你們快看何深的成績!” “何深?華國內最有希望拿到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的何深?他上一次的比賽不是第四名的成績嘛?這一次怎么了?他的演奏?” “他直接拿到了第一名啊!兄弟們!真的是臥槽了,第一名!我們華國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績!” “并且你們看,除了第一名的何深之外,我們在第七名的位置,還發現了一位,同樣來自于華國的人,他剛剛滿18歲就過來參賽,還在第一輪拿到了第八名!” “嘶,我看看……臥槽?還真的是第八名!” “前面幾名,第一名我們華國的何深,第二名海外華人,布魯斯(禹)劉,也就是劉禹,第三位,來自于東瀛的反田恭平,第四位,一位來自于西班牙的選手,這個不談,第五位,也是一位楓葉國的華人,第六位,來自于棒子國,第七位,小林愛實,第八位,我們華國人!” “前十名里面,亞洲面孔,一共有七個!而這個七個里面,一共有四個華人!” “華國人兩位,來自于楓葉國的華人,兩位……” “嘶,這個成績,真的說不上來……” 眾人依舊在討論著比賽的成績,華國內眾人被淘汰的成績,讓他們對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組委會產生了憤怒。 但是前面幾位選手的成績,則是讓他們產生了迷惑。 這個也太過于迷惑了…… 前面幾個人,一大堆亞洲的面孔…… 歐洲面孔的都算少的! 但是后面后干掉了一大堆來自華國的選手? 這個,是在做什么?搞平衡? 很多人對于古典鋼琴并不了解,他們不太知道具體的評分點在哪,只能靠著大佬的評價,還有分數來評判。 這個便是他們這些人,特別生氣的原因。 可是現在看到前面一些人的成績特別好,成績好的還基本上都是華人。 這種反差的感覺,讓他們一時間都不知道說什么,只是感覺到巨大的割裂感。 而就在眾人迷迷糊糊的時候,那些大佬中,終于有人站了出來。 依舊是來自于各大音樂學院的大佬,他們開始各自在各自言論的主場地開始發表各自的看法。 “這一次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初賽,其實真的非常有看點,非常的好看,如果你們沒有看過的話,真的建議你們從何深的哪個地方,開始刷一遍!” “如果你們喜歡看熱鬧,也可以看一眼何深之前的那位選手,演奏的作品,她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因為比賽太過于緊張,而失誤的案例,非常的可惜。” “而何深之后的作品,除了后面兩個,其他的則非常值得一看!” “所有人的實力,全部都爆發了出來,在何深所給予的壓力之下,還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爆發的壓力下,讓那些沒有能力爆發的選手,全部都迎來了淘汰!” “那些特別穩的選手,除了在頭部的選手之外,其他的,大概能夠進入第二輪,或者第三輪的選手,則被徹底擊垮!” “因為環節,所給予的壓力剛好合適,便讓他們直接發揮出了他們最強的實力!” “這樣就導致,后面的比賽,特別特別的好看!” “我們首先說何深,何深是今年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輪的第一名,我們可以從何深的演奏中看的出來,何深的鋼琴水平,非常非常的棒,這個是屁話……” “重點并不是這個,而是評委!” “我們可以看到,將近70%的評委,他們基本上都是誰表現更好,那就給誰分數高,因此這些評委的評分,其實并不算特別的重要,重要的是剩下來的30%” “其中20%,以鄧嵩山為首的演奏者,他們并不喜歡那種誰更像肖邦誰就贏得演奏方式,他們更希望能夠看到,演奏者自己本身的思想,看到演奏者本身對于音樂的理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