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仔細的端詳著靈青,看出他身上的先天一炁,再想一想他對地煞星神魔煞的了解后,心中也恍然。 “道兄此來倒是大慈悲。”他合什一禮道。 “來了不是慈悲,行此事也不是慈悲,唯有悟道于我方是慈悲。”靈青一甩拂塵道。 “道兄好心性,日后定然大道可期。”智真長老一頓。 修行不怕慈悲人,不怕縱惡人,反倒是怕自私人。 慈悲的人不知何時便將一身的功業(yè)舍了,縱惡人也有重重磨難等著他。 唯有自私的人,一心為了求道,卻是不善不惡,最能得長生。 千般法術(shù)、無窮大道,都不及得長生二字。 唯有長生之輩,才能三者兼得,才能長遠。 智真長老知道,靈青如此說,定然不是慈悲心泛濫,亦不是為了放縱罡煞成魔。 而是有把握的在既能得到好處時,不被麻煩牽連上。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靈青在靈官廟悟透本心之后,行起事逐漸的沒了那么多的顧慮。 他可以濟世救人,可以積德行善,可以降妖伏魔,但卻不會為了執(zhí)著這些而舍棄自己的目標。 他心中唯有一執(zhí),無他,唯長生耳。 這是他從小埋下的種子,借著得到德魯伊傳承的契機生根發(fā)芽,又經(jīng)師父傳法破土而出。 迄今已然開始展露苗頭了。 “和尚日后若是想要講道,不妨來我這夢界如何?”靈青向他邀請道。 他于道佛兩家沒什么偏見,如今自己有著五萬余年的生命。 這段時間內(nèi)哪怕只是每日躺著睡覺,醒來之后也該證就地仙了。 因此他現(xiàn)在也不是很在乎接觸別家的道理了。 他有的是時間去一一的將其梳理,然后化作自身之道。 佛門的道亦有其可取之處。 “既是道兄所邀,智真又豈能拒絕?”智真長老道。 他也怕日后魯智深聽靈青講道聽得多了,再改換了門庭。 那他文殊院可就真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