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他如此一想,頓時又聯想到了另外一個可能,一個十分令人震驚的可能。 只見他臉色忽的一頓,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曹秀。 “先生這是怎么了?” 曹秀看了他一眼。 只聽郭嘉道:“少公子當初故意放劉備南下,難道說為的就是今日?” 他的意思是,當初曹秀故意放劉備去南陽攻袁術,乃是曹秀早就料到劉備會反,所以這才做出這樣的決斷,從而為今日去討伐劉備埋下伏筆。 不然的話,以而今的形勢,若無劉備之患,曹秀根本沒有可能染指曹操的兵權。 或者說,曹秀利用了劉備,為自己取得兵權。 “先生覺得呢?” 曹秀并未直言回答,而是反問道。 郭嘉一時說不清楚,但他總隱隱感覺這是曹秀早就布下的局,無論是曹操,曹丕還是劉備,袁術都不過是他局中的一枚棋子,為的便是他能名正言順的取得兵權。 試想,衣帶詔事發后,面對袁紹起三州之兵南下,曹操已經退無可退,唯有一戰。 在那種情況下曹秀還能建議曹操讓劉備領兵南征袁術,客觀上來說本身就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 因為誰都知道,無論劉備與袁術一戰勝敗如何,劉備都只有一死,除非他沒有與袁術開戰,譬如今日之局。 而曹操屯兵于官渡,面對袁紹的十萬精兵,他自己分身乏術,面對劉備的反叛,他所能相信的人,相信能夠平叛劉備的人也不多,所以曹秀無疑成了最好的人選,甚至連一眾文武都沒有反對之詞。 如此一來,曹秀不僅能夠光面堂皇的成為一軍主將取得兵權,而且還能力壓曹丕,成為曹氏集團最年輕的軍事統領指揮者。 這對他而言,樹立威望,建立屬于自己的軍心,甚至構建完全聽命于他的軍隊,都是極有好處的一件事。 若曹秀一早就如此謀劃,那他豈非也太深謀遠慮了? 想到此處,郭嘉身上不由冒出一股冷汗,眼神之中盡是不可思議之色。 瞧得郭嘉的面色,曹秀不由微微笑道:“先生不必如此看著秀,秀不過是想的比別人多一點而已?!? 聽到曹秀如此回答,郭嘉頓時語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