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天知道這種看起來就很私人的手札里記錄著什么。 要是什么修仙秘法,那還好說。要是諸如“今日怡紅院的小紅很潤,入幕五分之一柱香后心滿意足離去”或者“隔壁尼姑庵的靜云師太屁股真白”之類的私事記錄,那就...... 很尷尬。 帶著這種顧慮,李易沒有立刻打開那部手札。 而是用包袱皮和那破舊的道袍,將骸骨簡單的收斂了一番之后,對洞里的書卷進行了一番整理和分類。 山洞里面的書卷不多,總體來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諸如什么長生不死,返老還童亦或者什么起死回生之類的法術考證。另一類,則是一些傳記和古籍。 什么朝代都有,但大致也都是一些關于仙人的傳說。 而那些書卷中比較清晰完整的一卷,讓李易相當感興趣。 因為那卷名為“大乾太宗傳”的傳記,比較完整的記錄了大乾開國后第二位皇帝李濟安的生平。 此前通過白狼的視角,李易知道這大周的江山,實際上就是從大乾手中奪來的。就連當今在位的女帝,實際上曾經(jīng)也是大乾的皇族。 而她已經(jīng)死去的丈夫,便是大乾的第六位皇帝。都說王朝不過三百年,這大周元年之前,便是大乾三百四十年。 帶著一絲好奇,李易走到了洞口,展開了那卷《太宗傳》。 借著明媚的午后陽光,李易將那份傳記通讀了一遍。 傳記的開篇和以往的帝王傳記差不多,都是說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出生便與凡人不同,天生異象云云。而在十六歲之前,這位大乾第二位皇帝的成長經(jīng)歷可謂是順風順水,滿篇都是在贊頌這位帝王兒時怎么聰慧,少時如何好學,對待父母長輩又是如何的恭敬順從之類的馬屁文章。 但是直到太宗十六歲,整個傳記才畫風一轉(zhuǎn),顯示出這位帝王的不凡之處。 大致就是說,大乾的前朝大魏朝末年連年災荒,天下大亂。 太宗當時十六歲,因為身為隴西貴族的關系,在宮中領了一份金吾衛(wèi)的差事。 一天大魏最后一位皇帝魏殤帝在大殿中和嬪妃嬉鬧,拿出了傳國玉璽玩耍,要在妃子的胸乳上用印。當時太宗就在殿中值守,見傳國玉璽便多看了兩眼。殤帝便故意戲弄它,將傳國玉璽遞到了他的面前,并跟他炫耀,問他這鎮(zhèn)國傳世的玉璽怎么樣。 當時太宗還年輕,可能平時也看不慣這位昏君的做派,就沒說好聽的話。說;當今陛下誠心敬奉昊天上神,經(jīng)常率領文武百官去祭祀,可謂虔誠。也沒見這天下好到哪兒去,仍然是餓殍遍地,天災連連。農(nóng)民沒有收成果腹,妖魔鬼怪橫行于大魏天下的夜色之中。就連昊天天神都無法保佑天下平安,又怎么能夠指望一個被用作在女人胸脯上蓋章的東西呢? 第(2/3)頁